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几天,某微信公众号连续刊载了三封署名“四位内地年轻人”的内地青年致香港同龄人的公开信。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信件引发两地网友热烈关注,不少香港青年网友纷纷回信。
大家在信件往来中,开诚布公地讨论了香港社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以及两地交往中的突出问题,包括:香港经济转型遭遇的挑战、回归近20年来两地社会的文化碰撞、香港政改争议,以及香港市民迷茫摇摆的身份认同等问题。与近些年来经常爆发的两地网友“骂战”决然不同,此次双方没有孤芳自赏、居高临下地指摘对方,而是心平气和、理性探讨。我们要为这样的“有话好好说”点赞!
尽管成长背景、生活经历不同,但内地“改革一代”和香港“回归一代”并非“两个族群”,而是同一代人。他们有相近的谈资、爱好和梦想,也有相似的烦恼、焦虑和处境。他们同处在民族走向复兴的美好时代,自信比父辈更全球化、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但也面对比父辈更严峻的竞争与挑战。
从信件中可以看出,在涉港热点问题上,他们立场基本一致:都谴责暴力,认为旺角暴乱损伤港人引以为傲的法治传统,破坏香港的稳定与对外形象;都不满香港社会日益浓厚的“戾气”,都批评本土激进势力为反对而反对,认为鼓吹“港独”的人真的“很没脑”;都希望为理想而奋斗,纵使时势再艰辛,也要力求改变,“将香港引领回到另一个顶点,将这份荣誉与祖国一起见证”。
毋庸否认,香港青年对两地民众往来交流中的小摩擦、不和谐有的仍心怀不满,内地青年也对香港青年一味缅怀过去却对新的发展机遇视而不见而惋惜不已。但灯芯越拨越亮,真理越辩越明,这些不满、差异、矛盾、怨气,只有在一次次的思想交流、理性探讨中,才会求同化异、逐步消解。
抛弃偏见,胸襟方能更虚怀若谷;放弃谩骂,沟通才会更裨益彼此;撤除藩篱,理想必将更自由飞翔……香港一直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值得香港和内地的青年共同学习。香港也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率先实践地,进行着人类政治史上没有前例的实验与探索。万事开头难,回归后的香港在前进路上自然会不断碰到问题、产生问题,需要中央与特区、内地与香港同胞携手同心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参与这一伟大实践的生力军,两地青年理应秉持同理心、同胞情,多一份同在“一国”、设身处地的相互理解与包容,少一点以邻为壑、固执己见的彼此排斥敌对。唯有如此,才能并肩奋斗,共同建设好香港,建设好国家。
“我与你同坐这条船……齐齐令它不遭破损,困境挑战奋勇地面对令到这条船永不翻转”,“但愿日后狮子山下,人人团结永不分化”。这是香港著名歌手许冠杰在《同舟共济》一曲中所唱到的。熟悉的歌词和旋律,既是唱给今天的香港青年听的,也是唱给内地青年听的。我们由衷希望两地青年在香港、国家走向更好未来的“光辉岁月”中,以之为启示,共勉、同行!
吴为忠:孙海英,有话应该好好说2010-09-01 |
陈 方:节目录制现场发飙让对话变对抗2011-03-21 |
京华时报:网络表达官民都需有话好好说2013-07-30 |
人民日报:市场经济需打好法治算盘2014-10-31 |
人民日报: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2015-02-26 |
周云龙:谁杀死了我们的幽默细胞2015-06-30 |
社区工作就得“有话好好说”2015-08-17 |
李晓亮:我们何时开始丧失“有话好好说”的...2015-08-28 |
李 拯:“施暴有理”有悖文明底线2015-09-01 |
为“科技老人”点赞2015-10-1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