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让“职业打假”少背道德黑锅
邓海建
//www.auribault.com 2016-02-24 来源: 河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职业打假人的年龄横跨“50后”至“90后”。他们在江湖,以发现假冒伪劣商品为目标,以知假买假索赔挣钱为目的。随着立法的加强,针对制假售假的惩罚性规定加码,他们追逐的,是“退一赔三”、“退一赔十”甚至更高的利润。(见2月22日《南方都市报》)

  有人说,这是市场监管的“隐蔽战线”。有人发家致富,有人喋血街头,有人进化成打假的“狼”,有人把自己带进灰黑的“梦魇”……职业打假人王海或许只是个传说,这20多年的民间打假之路,“知假买假是为挣钱不是消费”等论调,俨然幻化成一顶顶道德黑锅,向职业打假者身上砸去。其实,法无禁止即可为,打假,只要是依法而为,那么因此而得利,就是合法的收益。

  有人总有这样那样的担心,说到底,不过是道德洁癖。人性趋利,在打假这回事上,也难免有人剑走偏锋。不过这也没什么好担心的,敲诈勒索早就入刑了,财大气粗的经营者,在民间打假面前,没那么“娇气”。倒是司法地方化之弊,常在职业打假上设置诸多玻璃天花板,维权比治假要更为不易。市场经济,风险社会,打假是需要支付风险和机会成本的,更是大势所趋。打假是为了发财、还是为了公益,只要法治是刚性的,这都不是问题,或者说,这不是道德该操心的问题。在假货并不鲜见的今天,还是让“职业打假”少背些道德黑锅吧。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