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保质期并非牛奶好坏的分水岭
堂吉伟德
//www.auribault.com 2016-03-01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随着近年来进口牛奶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不论是电商还是超市牛奶货架,进口牛奶一路厮杀,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不过,记者发现国内外的牛奶保质期差异不小,国产牛奶的保质期短则3天、30天,最长有4个月、6个月,而进口牛奶保质期都在半年以上,甚至长达一年。牛奶保质期差距大到底是为什么,国内外是否有相关标准,对此记者展开调查。(《北京青年报》2月29日)

  保质期指产品的最佳食用期,主要由生产者提供,因而保质期的长短外界很难判断,只能进行业内同产品的比较。当然,从粗浅的经验来看,一个产品的保持期越短越好,长则容易导致品质变异、营养流失,使其价值出现较大的打折。比如同一批次的奶,才出厂一个月的新奶,与已经存放了数月的陈奶,观感不但有别,且在质量上确实也有差别,时间太久即便没有品质变异,营养的流失也会使之实际效果打折,最后让“喝奶变成了喝水”。

  当然,保质期越长越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且要以品质的破坏和营养的流失作为代价。进口奶因为运输的时间成本,因而对保质期的要求比国内更长,往往长达半年甚至一年以上,因而为保证其安全性,就必须付出一定的质量成本。不过,作为行业自定的标准,保质期并不是产品质量的分水岭,也不是判断国产奶和进品奶的界限。假若进奶的基础条件和初始品质,本身就高于国产奶,即便因为保质期处于劣势而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然而其在整体质量上同样具有比较优势,那么国产奶的社会认可度依然难以提高。

  按理说,保质期确实是国产奶难得的优势,如果能将其有效发挥,也能提升其消费的认同度和竞争力。不过,国产奶未能扬长避短而是“同步看齐”,保质期的不断拉长,把自己的长板变成了别人的短板,“降格以求”而处于同等次的水平,虽然可以增加在市场上的销售时间,减少其回收的成本,但是却再度降低了自己的标准,使相对突出的拼图也泯然于众了。

  国产奶在竞争中的弱化,并导致市场份额的不断丧失,当然全非消费者崇洋媚外的心态所致,而是长期的消费比较下,其自身的劣势太过明显,尤其以“三鹿奶粉”为代表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得公众对国产奶严重缺乏信任,并由此导致进口奶的一家独大。造成时国产奶弱势化的原因,根本上讲还是标准太低所致,一是“避免杀牛”心态下的降格以求,使得新乳业标准不升反降,在门槛上就矮了一截;另一方面则是监管的标准太低所致,无论是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和监管标准,鲜有“向国际标准看齐”的举措和行动,始终处于低端徘徊的行业生态下,产品的整体质量就会缺乏竞争力。

  保质期的长短之比,根本上还是对标准执行力的优劣。国产奶要自强,首先要提高标准并拿出具有绝对的比较优势,给消费者以品质保证的同时,提供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唯有如此才能重拾消费信任,否则即便是浓浓的国产情结也难以为继。抹黑与比坏,从来都不是常态化的营销手段,也不是国产奶突围的可仰仗的举措。正视国产奶与进口奶之间的差异性,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最大化的补强短板,才能实现国产奶的脱胎换骨。因而,保质期不是牛奶好坏的分水岭,也不单纯是个营销策略问题,而是涉及食品安全、品质好坏和标准高低的综合性议题。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