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发展高铁WiFi,要关注怎样的“窗外风景”?
然玉
//www.auribault.com 2016-03-08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3月6日上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副总工、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参加河南团分组审议。他表示,不同意高铁装WiFi.WiFi用起来会影响机车信号、通信信号,而且手机上网也影响很大。“大家好好看看两边的风景多好,搞那(WiFi)干啥。而且也没这必要,年轻人都成低头族了,到高铁上还低头?”(3月7日《河南商报》)

  王院士一番说辞有理有据,着实不无道理。可是,在“落座必问WIFI”的当下,这套说法注定是不讨巧的。不知从何时起,安装WIFI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先决性的义务。但凡是公共服务场所,公众必呼吁开通无线网络。而对于高铁WIFI的吁求,更是从未停歇、越发高涨。现实中,一面是民间呼声绵延不断,另一面却是铁路方迟迟不为所动。而要理解这种冷热不均的局面,王梦恕的发声无疑值得关注。

  王院士直言“不同意高铁装WIFI”,为此他还从技术、成本、情怀三个层面,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技术层面看,WIFI会干预机车信号、通信信号,故而不能装;成本层面看,高铁WIFI造价高昂且极易损坏,所以不值得装;再说“情怀”,WIFI让低头族错过了车窗外的风景,实在是不应该装——可惜的是,虽然王院士给出了一套完整的解释,舆论还是仅仅抓住了其中关于“看风景”的那部分论述!由此,这一正经严肃的话题,难免变得情绪化了。

  可以想见,在高铁要不要装WIFI一事上,所谓“情怀论”的影响本就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毫无影响。高铁迟迟无法装上WIFI,绝对不是为了督促年轻人多看窗外风景,而是受制于客观条件还不允许。比如说,在技术环节未曾设计出可靠的方法,来彻底杜绝“WIFI所引发安全风险”;再比如说,没能找到科学的筹资渠道以及商业化运作路径,来分摊高铁WIFI的不菲成本……高铁WIFI一事,再一次暴露出相关运营方,在市场基因、市场思维层面的欠缺。

  其实, 在讨论高铁WIFI时,各方完全可以再坦诚些。一方面,铁路系统应该意识到,高铁已然成为商务出行的流行方式。出于优化基础服务的考虑,的确有必要装上WIFI了;另一方面,公众也得承认,在铁总“经营压力持续加大”的大背景下,动辄要求其出资安装WIFI或许也有些强人所难了!只有明确了这种种既定事实,才能消除偏见与误解,一同探讨出解决方案。而从某些铁路局有限的尝试来看,此事的出路无非还在于,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化的技术力量。

  对铁路系统而言,或许还不习惯于深度的市场化运作,也不擅长通过互联网接入端口衍生效益。受制于此,其当然无力满足公众期待,及时提供高铁WIFI服务了。换一个角度看,WIFI一事实则也是个难得的契机。它提供了一个机会,让铁路运营者与市场、资本深度接触,在解决具体的问题的同时,也能拓展运营思路、丰富经营手法、找到合作伙伴。而所有这一切,恰是我们必须看重的“车窗外的风景”。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