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某移动社交平台通过对0-3点活跃用户的分析,发布了《中国网民熬夜报告》。数据显示,南方人比北方人更能熬夜。公关、媒体、游戏行业的人熬夜最为严重。从深夜各时段全国熬夜族的性别分布来看,男性熬夜人群超过一半,而女性熬夜人群不到四成。另外,在各年龄段人群中,00后出人意料成为熬夜主力军。(3月19日《现代快报》)
《中国网民熬夜报告》很有意义。这个报告给出的数据,是否具有足够的概括性,尚不确定。一家移动社交平台的注册用户,在不同省份、城市及城乡之间有着很可能相差极大的分布,这种情况下仅就该平台注册用户中的熬夜者进行统计分析,不排除产生一定的遗漏。尽管如此,仍需指出的是,从全国用户(居民)的熬夜指数来看,这个报告揭示出了相当突出的问题,即为数不少的用户(居民)熬夜时间长,相伴而存在的还有睡眠不足,这对于居民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而部分行业的从业者、男性、00后成为熬夜集中对象,很大程度上表明这些群体承担着超过均值的压力,为之减压显得尤为迫切。
常态化、长时间的熬夜,必然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即便之后获得充足的睡眠时间,也很难起到充分消除疲劳等生理作用。公关、媒体、游戏行业从业者熬夜最多,这跟这些行业的从业特点密切相关,这也意味着,尽管相比其他行业岗位,这些行业的从业薪资相对更高,却是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可以理解为提前透支健康的折现费用。这样算起来,即便这些行业的薪资高出其他行业一倍甚至几倍,使得员工健康乃至生命被透支的折现费用也显得过于廉价。
上述几个行业竞争激烈,市场变动频率较高,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常常不得已延长加班,甚至要求员工一天24小时保持通讯和线上联系的畅通。为了让员工甘心接受这样的超长工时安排,许多企业鼓吹“狼文化”,推崇战斗精神和加班文化,企业文化的形式很大程度流于“打鸡血”式的金钱、愿景刺激。如前所述,这种现有较为普遍的做法,已经比较严重的、从整体上伤害了从业者的身体健康,国家的劳动监察、卫生健康等方面的职能部门、社会组织应当与工会组织密切合作,对应加强员工休息权利和健康权益宣传,要求公关、媒体、游戏行业的大企业、创业企业带头改变,重塑健康、适度的工作精神。应当让企业和创业者意识到,一个不重视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企业,是对企业守法责任和社会责任的最严重背离。
如果刨除熬夜看球赛、打游戏的人数比例,相信剩下的比例仍将体现男性熬夜比女性多的特点。在此之前,反性别歧视的相关社会组织经常提出,迄今为止,仍然存在广泛的针对职业女性的歧视,新毕业生中的女孩也较难得到公平的入职机会。实际上,性别歧视之所以可以持续存在,就是因为很多用人单位的用工方式高度不合理,男性员工被理解为可以无限制添加加班任务的执行者,而这些用工单位还会刻意将这种用工方式塑造为吃苦耐劳。相比之下,相关用工单位如果要求女性员工承担同样苛刻的安排,就很可能超出女性员工的生理和心理负载。因此,无论出于促进性别公平,还是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都应增强相应的劳动监察,现有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应当加入员工加班记录。
2000年之后出生的青少年,也成为熬夜集中对象,这显然与两大问题相关。一是过重的应试学业压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素质教育推进这些年来,却带来了素质考试科目的增加,相反加重了学生应试训练负担及学生家庭经济支出的压力。尽管在校的中小学生熬夜时间,显然要短于前面提到的公关、媒体、游戏等行业从业人员,但其做法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发育也有不良影响。笔者以为,各级教育部门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时,应当建立一个学生负担总体标准,凡是添加新的科目、教育和考核评价要求,就应当相应的减少旧科目或教育、考核评价要求。
与00后熬夜相关的另一项问题是,游戏、社交网络体验占用了较多时间,这些体验带来的愉悦度可以抵充沉重应试的压力,为此青少年不惜过多熬夜。美国学者乔纳森·克拉里曾分析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游戏、社交网络体验使得人们获得了随时随地娱乐、阅读、社交聊天的可能,鼓励即刻兑现,煞了白天和夜晚、光明与黑暗、行动与休息间的区别,睡眠事实上已经被剥夺。很显然,要禁止年轻一代深度浸入游戏、社交网络体验,就目前而言,是无法做到的,但教育部门、信息化部门等职能部门完全可以敦促游戏产业、社交网络行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领军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鼓励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适度参与,通过平台企业的倡导、明星用户的示范将适度参与塑造为酷炫行为。
中国网:不能让财产申报制自生自灭2010-02-26 |
宋鹏伟:刘艳峰们拉近了抱怨和行动间的距离2012-10-19 |
张旭光:俏皮话治不了空气污染2013-01-16 |
忽然沉默,理智还是懦弱?2013-07-22 |
官微少些官威2013-09-26 |
人民日报:享受数字时代,别忘带上父母2014-03-04 |
方小川:要调整身心克服节日综合征2015-02-26 |
瓦解网络谣言,争做“四有”中国好网民2015-08-03 |
中国网:不能让财产申报制自生自灭2010-02-26 |
东方网:瑞士媒体污蔑中国网民暴露了什么2008-12-1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