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年纪轻轻的“90后”,到救助站“求助”,只要给20元就走。3月25日下午,当四川巴中籍男子苟某第三次到陕西汉中市汉台区救助站要钱时,工作人员上网一查,发现苟某5年来已被“救助”703次,明显是职业“跑站人”。僵持两个多小时,救助站给苟某等两人每人20元钱后,两男子才离开。(3月28日《华商报》)
5年间被“救助”703次,这组数字实在令人意外。这些职业“跑站人”的出现,充分暴露出救助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
这些职业“跑站人”,并非真正需要救助的对象,他们既没有遭遇生活困难,又年轻力壮,完全不像是深陷困境的样子,并且在要求救助的过程中,他们不接受物质救助,反而直接要钱,虽然索要的不多,大都只有20元,但是这种行为,已经严重违背了求助常态。这种求助更像是在进行道德勒索和敲诈。
上述那组数字不仅暴露出一些年轻人不劳而获、好吃懒做的心理,也暴露出救助站在确定资助对象方面存在的缺失,难道相关部门就没有发现这些职业“跑站人”吗?难道就没有采取制裁措施吗?这种情形,让人不得不思考,职业“跑站人”跑出了什么?
首先,跑出违规操作。根据相关规定,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救助方式包括,提供食住、医疗、车票等,并没有提及“给钱”一条。可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却私自为需要救助的人员提供20元生活费,正是这20元生活费,让一些人看到商机,到各地救助站强行索要。也就是说,是一些救助站的违规操作才让这些职业“跑站人”有机可乘。因此,要想预防这些职业“跑站人”的行为,救助站必须要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操作,让职业“跑站人”无计可施。
再者,跑出了监管漏洞。就此案而言,如果各地建立了信息互通机制,发现职业“跑站人”就立即通报各地,还会出现“5年间被救助703次”的奇葩怪事吗?只有相关部门积极修补监管漏洞,加强预防和打击,职业“跑站人”才可能销声匿迹。
一家之言:“换帅”更要“换芯”2013-12-17 |
“换帅”更要“换芯”2013-12-17 |
李博闻:“换帅”更要“换芯”2013-12-18 |
王 地:管好“跑站”人法律须刚柔并济2015-02-05 |
胡继晔:职业年金制度促养老金融发展2015-04-23 |
迈过“三道坎”让职教真正热起来2015-07-02 |
迈过“三道坎”让职教真正热起来2015-07-02 |
苑广阔:“受助人员专用票”体现公共服务精...2016-01-06 |
不能对职业“跑站人”一忍再忍2016-03-28 |
红 网:“范跑跑”岂能与“郭跳跳”相提并...2008-12-1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