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幼童信息被泄露能否让立法提速
冯海宁
//www.auribault.com 2016-04-07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更多

  个人信息泄露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不过,买卖孩子信息的行为你们见过吗?只需花32000元,就能买到济南市20多万条1~5岁的婴幼儿信息,顾客还可以选择买哪个区的。更可怕的是,除了孩子姓名、家长电话,这些关于孩子的信息甚至还能够精确到每个家庭的门牌号!(4月6日《齐鲁晚报》)

  个人信息泄露其实已经“覆盖”了包括幼童在内的所有人群。去年9月,北京警方成功打掉的一个敲诈勒索的犯罪团伙,他们就利用掌握的大量学生信息,打电话勒索家长,据说犯罪嫌疑人能准确说出孩子的姓名、出生年月、就读班级以及家长的姓名、工作单位和地址。2012年宁波媒体也曾披露,很多家长接到过陌生人推销电话,对方对孩子信息了如指掌。

  在现代社会,由于掌握某种信息就等于掌握了某种资源,有人就利用这种资源来牟利,所以,虽然《刑法》中明确规定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以及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3个罪名,《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制度也有相关规定,但个人信息泄露仍是“家常便饭”。尤其让人不能容忍的是,幼童个人信息也被泄露。

  个人信息泄露有何危害?有人总结了10条后果。显然,幼童信息泄露的后果更为严重,不仅家长会被骚扰、被敲诈,而且幼童个人安全也缺乏保障。随着幼童信息不断被买卖,甚至这种骚扰、安全威胁会伴随某些孩子一生。因此,应以这起个案为契机,一方面要深挖济南买卖幼童信息内幕,严惩责任人;另一方面,要完善法制和日常监管。

  济南20多万幼童信息被公开出售,大家关注的焦点在于,这些个人信息来自何处?从记者调查来看,种种迹象显示,很可能来自接种疫苗的环节,而出售信息者很可能是公职人员。也就是说,幼童接种疫苗时登记的个人信息汇总之后,被个别掌握这种信息的公务员拿来牟利。顺藤摸瓜,查清此案并不困难。希望济南有关方面及时介入彻查此事。

  令人不解的是,既然记者能发现公开买卖幼童信息的线索,不少家长也接到过骚扰电话,为何有关部门却没有发现?另外,《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都有相关规定,为何还有人敢于公开出售幼童信息,究竟“胆”从何来?这是两个问题其实也是一个问题,答案似乎也不复杂,即由于相关“守夜人”没有尽职尽责,给了信息泄露者以可乘之机。

  无论是疫苗接种机构还是地方疾控中心,毫无疑问都有义务和责任确保自己掌握的幼童个人信息不被泄露。但济南20多万幼童信息被公开出售表明,相关机构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存在很多管理漏洞,因此,在调查、追究信息出售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应该追究相关监管部门和机构管理失职的责任。只有如此,才能确保此类问题不再发生。

  此外,此事还应引起相关立法者重视。虽然多部法律法规都涉及个人信息保护,但法律层面呈现碎片化,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职责划分也不明确,这必然就会影响法律威慑力。据悉,有关方面早在2003年就委托专家起草“个人信息保护法”,但至今没有下文。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也建议尽早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

  期待济南20万孩童信息买卖能够触动有关方面,既推动个人信息保护法加快立法进程,也推动有关方面加快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体制机制,尤其是幼童个人信息,理应成为立法保护的重点。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