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大学生信用卡何以“坑你没商量”?
徐甫祥
//www.auribault.com 2016-04-13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办了信用卡,却一直以为是储蓄卡,近400元的欠款经过7年的滚动,如今已积累到3万余元,而且影响了个人征信!认为银行没有如实告知且没有提醒,办卡时还在西安念书的小张于近日将办卡银行起诉到法院并被立案,小张要求银行清除不良征信记录并确认他不承担逾期利息、滞纳金。(4月12日《华商报》)

  诚然,若就事论事,小张大学时代的信用卡在当年确实透支了399.01元,经过7年来的“滚动”,其本金、逾期利息及滞纳金相加,也确实达到了31811.36元。或许,考虑到本案的实际情况,加上双方均有过错,最终法庭很可能采取调解的方式结案。

  然而,透过这桩“欠款”案,人们分明可以感受到,正是银行的“精”与大学生的“懵”,共同“演绎”了这399.01元7年间“变”31811.36元的现实版“魔术”。

  一方面,不得不佩服始终“占理”的银行委实太“精”:其一,大学生思想超前,易于接受新事物,加之刚成年,因而在信用卡推销中大打“校园牌”,既响应者众,又不违规,可谓眼光“独到”;其二,现场办卡时,利用大学生的“少不更事”,对卡的类别是“你不问、我不说”,“懵懵懂懂”间就让你上了“贼船”,手法煞是“老道”;其三,未经本人申请,亦未告知本人,原本1分钱的信用额度自动增加,让其在茫然不知中透支近399.01元,足见预设“伏笔”;其四,明知客户的手机几年间一直不通,却并不妨碍其多达139次为“催欠”定期拨打或发送信息,以表明尽到了告知义务,不愧“深谙此道”。

  不过,这“精明”中却透着一些“不地道”,譬如,首先,信用卡存在透支风险,而消费欲强的大学生却并不具备偿还能力,不明明白白告知,这不是挖“坑”让人跳么?何况,按照规定,发放学生信用卡,须取得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的书面还款担保,又何以避开这一环节呢?其次,自动增加信用额度,却事先不言不语,似摆不脱算计的嫌疑?再者,既然当年推销信用卡时,都能一头扎进校园,为啥在客户手机遗失,多年催欠无果的情况下,却不能迈动双脚,到学校去实地走一走呢?莫非是刻意如此,以让信用卡的欠款数字“增长”得更多一些?

  另一方面,相对于银行的“精”,更让人感叹大学生的“懵”:作为大学生,即便再是“初生牛犊”,也该知晓信用卡的“厉害”,就算银行想“捂着”,弄明白也并不费劲吧?信用卡遗失,咋不知道去银行挂失?就算这事大意了,手机丢掉之后,去银行变更一下新手机号也好啊,一俟恢复了与银行的联系,那信用卡上的欠款岂会如此持续“疯涨”?这不是千怪万怪,最终还得怪自己么?

  而大学生“懵”的背后,固然有着年轻的代价,譬如,不加选择地对新事物“照单全收”,不加节制地超前消费,以及在信用卡及手机遗失处置上的掉以轻心,或者说无所谓的态度,导致了眼下的天价欠款结局。然而,作为大学生家长,既然当初曾往卡上打过钱,想必知道卡的存在,何以几年不闻不问?难道也如孩子一样,不知信用卡的“疯狂”?此外,学校亦该反思,当初允许银行进校园,就应该有相应的管理跟上,给同学们讲讲信用卡的注意事项,以及随意透支可能带来的后果,即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当然,若能将学生办理信用卡的信息告知家长,请其持续关注,那么,类似小张这样的遭遇,或许就可避免了。

  据悉,截至2014年底,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已达到4.6亿张,而大学生则成为“卡奴”的重要组成人群,且“透支”者众。与此相关的是,大学生不仅在信用卡上常常被“坑”,在其后疯狂生长的“校园贷”中,更是屡屡被“套”:前不久,河南郑州一位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几十万“网贷”跳楼自杀,即是大学生们因“懵懵懂懂”而被“坑”的又一个真实写照,前车之鉴,实在让人触目惊心。

  至于信用卡何以爱“坑”大学生,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且足以引起银行的反思了:作为银行,在类似问题上,如何最大限度维护客户利益,减少客户损失,比空喊一万句“客户至上”更管用。须知,在这场信用卡的“博弈”中,或以银行的“精”,轻松获利3万多元,但这毕竟是得益于大学生的“懵”,可谓“名不正言不顺”。何况,似这般漠视客户利益,即便暂时得利,但一旦失去客户信赖,失去的一定比得到的多。不信?咱走着瞧!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