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一篇题为《北大博士:退朋友圈保智商》的文章“刷屏”微信朋友圈。在“鸡汤文”“标题党”和微商广告等“占领”朋友圈的今天,一些网友调侃“看朋友圈要交智商税”。专家表示,公众应提高媒介素养,达成朋友圈“共识”,实在不喜欢也可关闭该功能。(4月13日《钱江晚报》)
微信朋友圈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工具,也有“人生若只如初见”的美好时刻;在那个时候,朋友圈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熟人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发表观点、发泄情绪、表达情感的“第三空间”,成为一个非功利性的社会互动平台,甚至建构了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家园。然而,朋友圈难免陷入“公地的悲剧”,遭遇竭泽而渔的开发和利用,导致朋友圈越来越缺乏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人疏远甚至退出朋友圈。
一方面,朋友圈里的“朋友”越来越杂,朋友圈里的“朋友”不仅有基于情感关系的亲朋好友,还有基于工作关系的同事,甚至还会有基于利益关系的客户、商家等。另一方面,朋友圈的功能被不断拓展,朋友圈逐渐成为一个名利场,多了一些“眼前的苟且”,少了一些“诗和远方”。
在一个功利和算计盛行的时代里,朋友圈难免会成为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舞台。不论是形形色色的微商、代购,还是五花八门的拉票,抑或见怪不怪的索要点赞,朋友圈建构的社会关系网络,也成为人脉和社会资本,能够为他人带来切实的收益和好处。那种对朋友圈进行利益变现的做法,难免会让朋友圈充满了工具理性的味道。
生活谣言、伪科学、心灵鸡汤的泛滥,让朋友圈越来越缺乏品质。这些利用公众的经验盲点、知识盲点、逻辑缺陷和情感需要的做法,让无效信息充斥朋友圈,降低了人们的阅读体验。层出不穷的老人“迷路”、屡见不鲜的小孩“被拐”,切割了朋友圈的公信力;那种“群发助手检查删除,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小把戏,让朋友圈异化为 “宫心计”。
正如社会学家夏学銮所言,多元的时代主体,决定多元的社会心态。微信朋友圈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下一些不良的社会心态。不论是炫富,还是炒作,抑或忽悠,一些人为了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将朋友圈当成“秀场”。这种短视、功利的做法,让朋友圈的社会互动走、变味。
缺乏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的“自说自话”,难免会让朋友圈“一地鸡毛”。说到底,微信朋友圈既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也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它不是自家的“后花园”,承载不了那么多任性的“想干就干”。建立朋友圈的表达规则、提升媒介素养,我们才能既享受表达的便利与乐趣,又呵护一个“干净屏幕”。
王石川:既然微信不收费,短信为何还收费?2013-03-29 |
李 拯:当蓝天白云成为奢侈品2013-07-03 |
汤嘉琛:“抢红包”是节日里的一把鸡精2014-01-30 |
陈 健:“微信批示”如何“叫好又叫座”2014-04-25 |
白之羽:小心微信交易有陷阱2015-03-19 |
中国青年报:厚重情怀依然是指尖上的灵魂2015-04-07 |
今天,你叶良辰了吗?2015-09-30 |
让微信永远传递正能量2015-11-23 |
杨兴东:钓鱼式监管并非正途2016-01-07 |
咫尺千里2016-01-14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