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痛感的海平面下藏着冰山
普沙岭
//www.auribault.com 2016-04-2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对绝大多数痛点来说,在个案发生的偶然性上,有地域差别;从案例发生必然性和普遍意义上讲,并没有太多地域差别。

  广东佛山一名14岁童工,在连续几天每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之后,于睡眠中逝去。企业把此前“大量招募”的童工遣散,人社部门上门罚了1万元,就此作罢。另一案例是:浙江杭州一27岁快递小哥因过度劳累晕倒在路上送医,至今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为什么直到人丢了生命,童工问题才被“牵”了出来?为什么一个快递小哥遭遇伤害的报道后,很快会形成“孕妇效应”,各地快递小哥受伤害的事相继曝出,难道没有媒体关注,它就不是问题?接连发生的这些事件,从不同侧面呈现了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痛点问题。虽说都是个案,但背后是一个庞大群体权益保护的羸弱。只有对病灶进行清理,才能回答如此诘问。

  每一场悲剧都有它能够映射的内涵。但从走向来看,几乎都是就事论事,随意应对一下,甚至对露出头的椽子都是轻描淡写。对典型事例“一角”之下隐藏的社会问题冰山,缺少重视,更缺少足够的痛感。不能举一反三,难免接二连三,这种态度的后患,必然是没等葫芦摁下去瓢又浮起来。今天发生在这里,明天发生在那里,问题总在那里。

  对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这两年关注度似乎有点低。大背景是全球性经济下行,尤其是制造业面临重重困难,能够坚持下去已属不易,过多强调劳动者权益似乎是跟企业“过不去”;而由电子商务带动起来的快递等新兴行业要充分鼓励,“萝卜快了不洗泥”,似乎要求不能太“严苛”,这也要保障那也要保障,快递业还如何“野蛮生长”?类似思维下,容易对劳动秩序缺少关注,对于劳动者的权益主张减少力度。用工年龄较低,没有管;工作时间过长,没有管;超负荷工作,没有管。这是一种令人纠结的痛感。

  如果说企业需要闷头拉车,难以将个案作横向延展,没那么多意识解决“他人的痛点”;那么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相关管理部门领导,应该有更多的问题导向意识,从每一个冒出海平面的偶然性“一角”中,洞察到海平面底下“冰山”所具有的普遍存在,结合自己治下的实际,主动找问题,认真找办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为企业与劳动者个体维护权益创造政策与工具的契机。

  对绝大多数痛点来说,在个案发生的偶然性上,有地域差别;从案例发生必然性和普遍意义上讲,并没有太多地域差别。比如仓库爆炸,有没有检省自己城市的仓库布局与管理漏洞?比如化工土壤污染,有没有检省自己城市的化工布局以及污染围城困境?很多社会积弊的土壤,不同地区之间都有着非常雷同的因子,自己脚底下的隐患不清除,直到自己的问题爆发被别人看热闹。

  时代进步,就是靠解决掉一个个社会痛点来实现的。媒体与网络上的“?望者”,就是前瞻到海平面上已经露出的冰山一角。执政者应该有足够的驾驭智慧,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对社会顽疾与新兴命题,寻求系统化根本性的治理,关注一角,也关注冰山。否则,只是剪掉痛感“一角”,无视社会“冰山”,我们就会不断地轮番栽跟头。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