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是否到了为每位医生配备保镖的时候?
朱永杰
//www.auribault.com 2016-05-09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5月5日被患者砍成重伤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陈仲伟,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不幸于7日辞世,享年60岁。当晚,不少市民自发组织到广州英雄广场,为陈仲伟举行了烛光追思会,很多市民带了鲜花或花圈。

  与以往的杀医案不同,这次是陈仲伟在家中被25年前的病人砍杀。这名病人有精神病史,他也随后跳楼身亡。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认为,从正常人逻辑来看,一个25年前治疗过的牙科病人,仅仅为了一颗二十年前的烤瓷牙砍人三十多刀,然后再跳楼自杀,于情于理都匪夷所思。换句话来说,这种行凶动机与成本太高了吧?一种合理的解释是,事件本身恐怕可能定性为精神病人无端杀人,因此,陈仲伟被袭事件映射的更多是我国对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监管问题,而非医患关系。

  在笔者看来,一颗牙导致的悲剧已然发生,尽管案情尚未由警方公之于众,但是,这起暴力袭医事件,毫无意外地触动了医疗卫生界的敏感神经,一夜间,很多陈仲伟同行人把微信头像换成黑色丝带……黑丝带行动也已开始,这是否意味着,今后要为每位医生配备保镖方能告慰死者呢?

  此情此景,著名时评人曹林忍不住总结道,今天,一个医生被砍身亡,一片悲情中向医生致敬;明天,一个患者在医院遇到庸医导致病情被耽误,一片愤怒中骂声涌向医生;后天,媒体报道了一个医生因太累而睡倒在手术室地上的照片,“最美最帅”的赞誉又涌向医生;再后天,另一个患者对过度医疗的曝光,又让舆论急剧转向对医生的批判。医生们肯定也烦透了舆论这种情绪化的说翻就翻,烦透了这种随着个案对医生起伏的情绪。

  周而复始,必有审美疲劳或者审丑疲劳,最后是麻木不仁,医患双方没有赢家,都在水深火热之中痛不欲生。不要以为这是危言耸听,在互联网时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不难找,或者并不难遇到。在这个五月的第一周,先是魏则西事件引发的重大舆情,我们方才重温了“莆田系”医院的凶猛。

  我们正担忧“魏则西事件”如果遇冷咋办,紧接着,“陈仲伟事件”应运而生。其中的逻辑关系,人民网舆情观测室分析得很明白。的确,陈医生之死是一个导火索,它所引发的医护界反弹和舆论热议远远超过他本身所承载的话语讨论。其舆论爆炸的背后有一个当下舆论场十分凸显的话题:医患矛盾。这个矛盾的另一面,是舆论场声音偏差的负面效应也不断显现:偏向于患者,选择性地忽视了医生群体的生存压力与舆论压力。于是乎,黑丝带行动大有风起云涌之势。

  我经常想,医生和教师极为相似。在一个个医院或者学校,医生和教师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因为他们基本被行政化的院长和校长剥夺了说话的权利,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成了哑巴。近距离观察,不难发现,医生或者教师除了治病和上课,基本“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都很累,从家到单位两点一线,本职工作之外,即便想闻“窗外事”也是力不从心,这个不争的事实,难免会让他们动辄就有“兔死狐悲”的哀鸣和不满,可是站在局外一看,我们不得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医改或者教改的失败,其实也有他们不作为的因素。

  打个比方,路况如何,司机最清楚,路政和交警最该咨询的就是司机群体。市内道路要想通畅,只要调动公交司机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主人翁,那么从信号灯的设置到路面的维修改善,司机就是“路革”的主动力。同样的道理,医改和教改,谁敢说,离开医生和教师的参与,会有成效,会取得成功?

  “陈仲伟事件”呈现的粗线条案情,极有可能体现了此案与医患冲突的时间“邻近性”特点有着很大不同,具有很大的突发性、不可控性。何况于就患者本身的病态而言,只是补的牙齿出现瑕疵,并非是某个重大伤害,医疗行为本身并非对患者产生了严重后果。如果就此触景生情,延伸至医患矛盾,最后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保护医护人员安全”批示中,为医生再配上贴身保镖,一旦如此,真的不知道我们是该笑,还是该哭?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