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短信轰炸”炸碎了什么
杨忠信
//www.auribault.com 2016-06-13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昨天,市民王女士反映,几天前她用滴滴快车约车,因为赶时间,在等车时她就打了出租车离开。随后,她和滴滴司机进行了沟通。谁知,当晚她便收到近百条验证码和多个骚扰电话。随后,她向滴滴客服投诉,滴滴客服称核实后处理。(6月12日中国网)

  “嘀嘀之声不绝于耳,垃圾短信目不暇接”是短信轰炸的真切描述,谁摊上谁都开心不起来。近两年,见诸于报道的短信轰炸新闻,因网购差评而起的占了很大一部分。不成想,这次短信轰炸又开辟了新战场,竟然被滴滴司机当作报复“利器”,信手拈来,折磨得当事人心力交瘁。

  “短信轰炸”将一部分人所谓的“职业道德”炸了个灰飞烟灭。从古至今,做生意都讲究和气生财,即便买卖不成,仁义还是要在的。可是,总有一部分人偏偏不这么想,在常人看来芝麻大小的事儿,在他这儿却被无缘由地放大成西瓜,甚至能迅速膨胀为伤人的炮弹。真诚的解释和道歉,在他们眼里只是“马后炮”,不能消除半点芥蒂。反正,你不让我“舒服”了,我会加倍偿还你“不舒服”。损人不利已,自以为报复别人而后快,哪曾想自己可怜的素质早已跌落一地,就连群体的职业道德也跟着一同遭了殃。

  “短信轰炸”之所以成为重灾区,一则与其自身强大的繁殖蔓延有关,另外与其披了伪装的外衣没引起人足够的重视有关。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网上关于“短信轰炸”的免费软件不计其数,其中不乏下载使用者。这些软件往往被冠以“游戏”“娱乐”之名,是所谓的“整蛊”软件,给人的感觉是功能未必如名字所言,而实际上它们的威力并未夸大其词。

  另外,“短信轰炸”得以泛滥也跟疏于监管和打击有很大关系。在当事人深受“短信轰炸”之苦时,往往投诉无门,公安机关很难予以立案,虽然在我们的意识里认为公安机关完全可以顺藤摸瓜找到幕后元凶。同时,我们也未曾听闻或者看到对“短信轰炸”软件的打击行为,各大软件网站上同类型的软件推陈出新便是最好的例证。于是,使用者越发的肆无忌惮,跟风者更是趋之若鹜。

  “短信轰炸”表面看是炸乱了一个人的平静生活,实际上是炸碎了诚信经营的底线和操守,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以及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的交易市场和平台已悄然转换了时空,如何捍卫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如何守护诚信经营的“碧水蓝天”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思考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诚信氛围,一个礼貌的“爽约”就可遭致不断骚扰,一个客观的“差评”就会被狂轰乱炸的话,那么碎了的恐怕会是人心。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