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来,有网友在河南济源同城圈内发布一段视频:一年轻男子站在警车前,手持棍棒扬言,如果该视频点击量超过五千,立马将身后的警车给砸了。公安民警核实确定,该视频系在沁园公安分局办公楼前拍摄。目前,制作这段视频的靳某、郭某因涉嫌寻衅滋事分别被依法作出行政拘留14日的处罚。(新闻详见6月27日《大河报》)
放言砸警车,胆子真不小。事后虽然被证明是虚张声势的“假动作”“作秀式表演”,但偷鸡不成蚀把米,视频“主演”和摄像者为此付出的代价却不小。最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两人拍此视频的理由十分荒唐——期待点击率超过5000成为“网红”,进而借“网红经济”大赚一把。从结果上看,他们求“红”之目的虽然暂时达到了,但其“红”得极其病态,“红”得让人憎恶。
互联网改变着社会,网络同时也放大了某些人追逐名利、走捷径求暴富的欲求。有一种理论称:在网络时代,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任何人,只需拥有1000名铁杆粉丝,也就是无论你创造出什么作品,他都愿意付费购买的粉丝,便能糊口。这,几乎成了某些“网红”不择手段急于将自己炒红炒紫的“理论基础”和“成名定律”。为了一夜成名,有人靠脱、有人靠谣,行事全无底线,游走在道德和法律边缘。
虚拟社会不能成为“无德经济”的名利场和发酵池,市场经济同样需要淙淙流淌的道德血液。急功近利的“网红经济”大行其道,哗众取宠甚至是无德无良的网红横空出世,意味着网络生态环境的沙化、网络负能量的集聚。某些大V吸粉不择手段、言行毫无底线,而那些所谓的铁杆粉丝则热衷于猎奇猎艳逐臭审丑,二者共同合谋,打造了一个日益劣质化的“商圈”“利益圈”“朋友圈”,在虚拟与现实空间均产生了莫大腐蚀作用。
“网红”不可怕,怕的是不正常逐“红”的路径、动机、目的和方式方法。别把“砸警车求关注”之类的荒唐表演当成笑话,它已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向社会展示了无底线的“网红经济”到底是怎样一种“病态红”,生动证明了“无德经济”对某些人灵魂的锈蚀已到何等触目惊心的地步。因此,除了对靳某、郭某处以法律制裁,我们更应反思:如何进一步划清并守好虚拟世界的底线,使网络空间真正变得天朗气清、生态良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