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洪灾倒逼 优质的公共服务
严辉文
//www.auribault.com2016-07-20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因为上一轮强降雨造成的渍水,笔者的代步车牌照遗失一块。

  接下来顺理成章的,就是通过熟人到处打听哪里有人拾到牌照。几天没有回信,于是开始打听怎么补牌照。有说上车管所补的,有说网上补的,莫衷一是。

  正拿不定主意,有人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来自“武汉交警”的公众号内容:渍水丢车牌的看过来。“武汉交警”的这条内容设计很人性化。我按照提示,第一步输入车牌号,查找车牌信息,结果显示,无人拾到我的车牌。正当我觉得微信解决不了什么正经事时,接着出现第二步关键提示:点此处补办车牌号。这提示无疑让人心情大快。于是按照提示内容,上传身份证复印件、行驶证复印件,输入相关车辆信息。很快网络提示,交警部门将在线下电话确认后,微信打款工本费,几个工作日后,牌照如期寄到本人手中。

  我跟许多朋友说起补车牌事,朋友们都赞,这年头微信真是个好东西,“武汉交警”公众号办得好。

  到政府部门办事,曾经被说成是一件难事。从前老百姓抱怨得多的是,衙门作风问题,比如“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给好处不办事”等等。现在机关作风好多了,很多事情也好办多了,尤其是政府公共服务窗口前移,门户大开,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对外,看得见的公平公正公开,令人很受用。不过,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或者许多人要求更高,服务零距离无障碍等等诉求又凸现出来。

  正所谓改进作风永远在路上,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看,这个路首先恐怕是“网路”。毫无疑问,网络为公共服务的无隔阂无障碍更快捷更便捷提供了可能。有了网络,许多公共服务项目基本不需要到窗口排队、叫号;有了网络,服务流程可压缩精简,服务半径可加大延伸;有了网络,一指搞掂、“上门服务”,都不再是传说。

  如今微信作为社交平台,俨然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网红”。武汉交警服务水平的提升,就是利用好了这一平台。令人欣喜的是,在洪灾期间,许多政府服务项目,也同样因为微信而精彩。

  眼下许多公共服务项目,路径一变,就能赢得好评。之所以如此,就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更贴近了老百姓的需要。有人认为,有些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或许就是洪灾期间的倒逼机制所形成的。这恰恰很能说明问题。既然洪灾期间能够把公共服务做得更到位,那至少说明平时同样也能做好。什么是改进公共服务的标杆?这就是。

  为今之计,我们的公共服务部门,应在利用好移动互联网等先进平台、利用好先进的科技手段的前提下,重新审视“审批”的意义。先进的科技决定了,“权力审批”的老一套越来越不那么管用,而公共服务“尖板眼”则正在增多。如果洪灾能够成为改进公共服务的一个契机,必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