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不要让滞后的信息为谣言提供空间
汤嘉琛 
//www.auribault.com 2016-07-29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新媒体时代的抗灾救灾,除了关注灾情,还要关注舆情。近几年的一些灾难应对中,我们多次看到一些地方因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充分、不主动,在舆论场引发“次生灾害”。如今的舆论格局和传播生态与过去截然不同,有的干部处理灾害事件时沿用过去的套路,在信息发布中玩瞒和骗的把戏,已经越来越行不通。

  历史上有些重大灾害,多年以后才为公众所知,灾难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甚至至今还是谜。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信息发布权被垄断,公众很少有甄别信息真伪的渠道,即使对某些信息存疑也无法反驳。但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去中心化”成了信息发布和传播范式的显著特征,人们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而开始主动地发布信息、交换信息、核验信息。

  从现实来看,仍有一些人的观念没有跟上形势的变化。总有一些地方领导干部试图将“大灾化小,小灾化无”,结果往往是地方媒体上“风平浪静”,但社交网上早已经“波浪滔天”。灾难事件中,瞒报的官员最终会被追责。这其实是一个带隐喻色彩的场景,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时候,官民两个舆论场之间的错位。

  在民间舆论场,但凡拥有手机的人能随时随地上传信息,甚至进行现场直播,各种碎片化信息已经能拼凑出大致真相;但在官方舆论场,一些领导干部或是被“权力垄断真相”的幻觉所麻痹,或是被经过信息过滤的简报蒙蔽,或是被“迟报瞒报无伤大雅”的侥幸催眠,经常让舆论形势变得对自己很不利。

  不能及时发布准确、全面、真实的信息,最直接的危害是贻误救援。在很多关于灾害事件的讨论中,公众对官方发布的信息中是否有谎言、有多少谎言很较真,正是因为政府信息发布直接关系到救援成效。如果信息发布及时,能给防灾减灾赢得时间,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伤亡,否则,就容易让天灾变成人祸。

  政府信息发布工作是否到位,也能决定舆论的成色。人们常说“大灾必有大谣”,主要是因为灾后信息发布的习惯性滞后,为谣言的形成和传播提供了空间。道理很简单,如果权威信息不去占领舆论高地,小道消息、网络段子、谣言就会兴风作浪。一些地方政府在应对灾后舆情时,不仅没有用权威信息减少谣言的意识,在谣言四起时也没能及时澄清谬误,让抗灾救灾工作十分被动。

  更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时代的迟报瞒报,在损伤政府公信力方面有更大的杀伤力。一事当前,政府部门、主流媒体在该说话时失语,反倒是网友们自发寻求真相,有的领导干部难免会遭遇失职之质疑;在信息发布时“睁着眼睛说瞎话”,或是在网络上给自己“洗地”,分分钟都可能被网友用铁证揭穿,再想获得公众信任就难了。身处新媒体时代,延报瞒报是一个“高难度动作”,诚实才是最佳策略。

  前不久,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谈及抗击台风“尼伯特”的工作时,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从前,山这面与山那面都不通音信;今天,一个村发生了什么事,非洲马上就知道了。你不公布,看你县长怎么当?”大大小小的领导干部,都应该有这种觉悟,都应该与时俱进地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当然,信息发布不只是简单的领导干部媒介素养问题,它应该与领导干部是否作为、是否有担当挂钩。在呼吁领导干部掌握信息传播新形势、新特点、新途径的同时,更要用问责制度建设来确保及时发布信息成常态。此前一些地方出台文件规定,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发生3小时内必须发布信息,24小时内必须举办新闻发布会,否则就将被问责。这样的做法,可以复制推广。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