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被掏空”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劳动权益,还有精神生活和生命尊严。立法机关应对《劳动法》进行修缮,明确加班的限度与强度,明确企业致员工“过劳死”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特别是相关管理部门,应对企业的加班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监管。
近日,一曲以白领“加班”生活状态为主题的《感觉身体被掏空》在网络社交平台持续刷屏,被热捧为洗脑神曲,其创作者金承志也走进大众视野。金承志的授业恩师、合唱指挥家吴灵芬,谈及创作技巧和迎合观众猎奇心理方面引起的争议时,她认为艺术要宽容才能发展。(8月3日中新网)
不可否认,随着网络的普及,艺术创作的阵营已经转移;网络艺术有低门槛和高效率的特点,借助电脑和网络传播可以瞬间传遍天下,凝聚起超高的人气。如此语境下,歌曲“被掏空”走红网络,也在意料之中。当然,歌曲越流行,其争议也越大,这也是艺术的生命和意义所在。但在笔者看来,“被掏空”走红网络,与其说是“迎合了观众猎奇心理”,不如说是反映了现实生活和职场文化。
事实上,白领加班,一直是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媒体频频报道,艺术作品也经常涉及,尤其是在收视率极高的热播电视剧中,白领加班,既是观众“看点”,也是社会“痛点”。而用合唱歌曲的形式,反映白领加班生活状态,还是首次,所以触动了年轻网友的“兴奋点”,也表达了白领阶层厌恶加班的共同诉求。从这一点来看,“被掏空”需要的不是“宽容”,而是全社会的深度“解读”。
众所周知,《劳动法》仅对加班的薪酬进行了规范,但对加班的强度及加班导致“过劳死”等均未作明确规定;也就是说,《劳动法》维护了加班者的经济利益,但对加班者的生命尊严未进行有效保护。正因为没有法律的约束,一些企业为了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便肆无忌惮地要求员工加班加点地工作,哪怕是员工生病了,也不许请假,把员工的血肉之躯当成了满负荷运转的机器。以至于,经常有白领加班猝死的新闻见诸报端。
可见,白领加班,“被掏空”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劳动权益,还有精神生活和生命尊严。无限度加班,绝不是体面劳动,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尊严高于一切,企业利益必须为其“让路”。因此,我们呼吁企业要以人为本,从敬畏和尊重生命的角度出发,叫停无节制的加班加点,让员工做到劳逸结合。同时,立法机关应对《劳动法》进行修缮,明确加班的限度与强度,明确企业致员工“过劳死”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特别是相关管理部门,应对企业的加班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监管。可以预料,当加班不再成为白领的一种烦恼,“被掏空”也将会从网友的视线中消失。
何勇海:一纸“督促令”难解“留守之痛”2014-05-28 |
打工路上:“督促令”难以弥补留守之痛2014-06-26 |
打工路上:“督促令”难以弥补留守之痛2014-06-26 |
金 备:保障职工的休息权益要理直气壮2015-04-14 |
对“熬夜衰老列入工伤”的呼吁不能一笑而过2015-10-26 |
拒绝加班被辞维权不易2015-11-25 |
堂吉伟德:主动加班被辞必须坚决维权2015-12-08 |
汪昌莲:“自愿加班”不能突破法律底线2015-12-08 |
寒假作业,想说爱恨都不易2016-03-01 |
“再不陪我就长大了”不仅是对爸爸的控诉2016-04-1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