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微信“清人”清出了什么?
薛世君
//www.auribault.com 2016-08-09 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很多人试图凭借虚拟社交的无限连接可能,去追逐和维持无比庞大的“好友圈”。如此一来,背上沉重的“友谊负担”、焦虑于“社交泡沫”的破裂,也就在所难免。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每当看到微信上那些“清人”的信息,笔者最先想到的就是这句话。“快清清你的朋友圈吧,看谁又拉黑你了,我已经删了12个人,节约了94M的空间,不用回复”“你也清清吧,不用回,不要让拉黑你的人占用你的空间”……时不时就蹦?出来的这类消息,让人烦不胜烦。

  其实早就有人验证过,删除几个“潜水”的好友节省不了多少手机内存,通过查看某项设置的字体颜色变化也验证不了自己有没有被拉黑。类似的信息,纯粹就是一个病毒式传播的无聊游戏,但大家依然乐此不疲,恰如心理专家分析的那样,折射出了一些现代人在面临虚拟社交时存在焦虑感、不安全感,这是“泛情感危机”的一种表现。

  想验证一下是哪位好友“拉黑”了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自己斤斤计较的敏感,无非就是太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怎么对待自己,需要那种“你删我好友我也得删你好友”的平衡感。

  大家的工作生活节奏都很快,人人都希望自己被重视、被在乎、被需要,都不希望自己被遗忘、被忽略、被轻视,所以大家拼命地通过发朋友圈的晒照、晒行踪等各种“晒”来刷存在感。当人们沉湎于点赞、回复的时候,一旦得不到回应,便会产生怀疑和焦虑,急于去排查是不是被好友“拉黑”、删除,是不是被“抛弃”。

  “清人”信息只是这种焦虑的其中一个出口。有人曾经列数微信上“最让人讨厌的十种行为”,除了“清人”信息外,还有无限拉票、微商刷屏、疯狂自拍、过度修图等行为,当然了,还有那种“智商欠费”、“常识死机”的“不转不是中国人”或“不转死全家”之类的诅咒信息,几乎无一例外地展示了一种“社交瘾”、“互动瘾”,把微信朋友圈活活变成了一个“集体受虐”的场域。

  虚拟社交的确释放了人际交流的无垠空间,相比于在现实中与人面对面交流,很多人更愿意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上重塑自我认同的空间,寻找心灵的慰藉。英国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曾经提出了著名的“邓巴数字”,即“150定律”:一个人的认知能力只能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也就是说,即便人们可能拥有更多的微信“好友”,但现实生活中的“内部圈子”,仍然只是150人左右。

  换句话说,150人之外的,很可能都是“虚假繁荣”,是“社交泡沫”,是过客和浮云,本就无法强求。而现实的悲哀性就在于,很多人试图凭借虚拟社交的无限连接可能,去追逐和维持两倍于150人乃至十倍于150人的“好友圈”。如此一来,背上沉重的“友谊负担”、焦虑于“社交泡沫”的破裂,也就在所难免。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