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食品安全问题与别的问题不一样,它事关人身健康,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只求“10万+”而不顾真实性和科学性的话,那很可能造成社会恐慌
最近和朋友聊天,朋友开始吐槽他70岁的老妈,说自从老太太学会玩微信以后,就天天给他发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视频或文章,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比如《惊,粗大的黄瓜不能吃,吃了等于服毒》《小心,市面上出现治癌西红柿,问清产地再买》《樱桃剧毒,千万别榨汁》《毒中之王的蔬菜竟然是——》等等,这些视频很多还是出自一些正规的地方电视台,有记者深入市场调查,还有专家帮忙佐证,让人不敢不信。弄得老太太整天一惊一乍的,什么都不敢吃,什么都不敢买,原本正常的生活都给搅乱了。
笔者对朋友的吐槽深有感触,在笔者的微信群里也有这么几位专门爱发这种信息的亲友,开始的时候被这类标题吸引了,还进去看看,可时间一长,就生出了逆反心理,都几十岁的人了,一直活得挺好,看了这些玩意儿都快被整辟谷了,算了吧,爱咋咋地。
我虽然想得开,可家里人未必想得开,尤其是家里的老人想不开,学会了上网,又玩上了时髦的微信,自我感觉已经跟上时代的脚步了,但关心的内容无外乎还是食品的安全和家人的健康,所以每天就是盯着这些内容看,弄得神神叨叨的,买回来的蔬菜水果不敢吃,能翻来覆去看上半天,再夸张一点就干脆自己做起“科学室验”来了。这还能不能好好过日子了?
微信上有关食品安全的内容泛滥,真假难辨,一方面是标题做得耸人听闻,一方面是内容无法分辨。动辄某某专家、某某研究所、某某老中医、某某三甲医院的主任,这些人真的存在过吗?不知道。这些人说的话靠谱吗?不知道。反正糊弄科学素养不高的普通老百姓足够了。
作为媒体人,对别的问题没有研究不敢多嘴,但对微信这种自媒体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真实与否并不是评价微信内容好坏的标准,传播力才是。所谓传播力,就是那些“10万+”。哪怕事后再道歉、再打脸,反正当时的“10万+”是到手了。就像当初赵薇新片起用“台独”演员戴立忍引发风波时,有微信公号文章指斥赵薇是共济会,对他人使用巫术一样,赵薇是不是共济会,是不是巫婆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实实在在的“10万+”。此类关于食品安全的微信应该也是同样的道理,说得对不对、科学不科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关心、有人传播。
然而,食品安全问题与别的问题不一样,它事关人身健康,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如果只求“10万+”而不顾真实性和科学性的话,那很可能造成社会恐慌。特别是一些以正规报纸、电视台为依托的微信公号,有时就是把一些在地方台、生活类节目做的内容加工一下,弄上一个惊人的标题,就变成公号内容,这类内容对人们的影响力更大,人们更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自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从传统媒体、网络,变成了微信,但并不是所有的自媒体都能够承担起媒体的责任,似是而非、夸大其词,甚至是直接造谣,也是自媒体相当普遍的毛病。那么谁来管理这些问题呢?特别是像食品安全这种对社会稳定、人心安宁具有重要作用的话题?
辟谣,辟不过来,辟谣的速度根本追不上造谣的速度;封号,没有足够的理由;强调自媒体责任,在当前自媒体大战的背景下太过奢侈。我们似乎已经陷入了治理困境。这个时候能做的应该是政府与民众的协作。对政府来讲,辟谣是必须的,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政府、媒体理应与流言较量,让人们在将信将疑时,选择向权威部门、权威媒体寻找答案。
对公众来讲,自媒体时代,尤其需要提升媒介素养。自媒体给了街头流言传播的渠道和机会,口口相传的流言,插上了网络的翅膀,成几何式传播,公众的媒体素养就在于分辨媒体,从正规渠道获取科学的信息,而不是还停留在传播小道消息的水平上。
郭元鹏:禁食名单需要权威说法2014-08-19 |
唐 伟:实名溯源具有治本作用2014-10-08 |
堂吉伟德:首个“食品安全实名溯源系统”的...2014-10-08 |
养生不是“养生意”2014-10-15 |
食品实名溯源具有治本作用2014-10-14 |
广州日报:“科学谣言”为何成朋友圈“公害”2015-01-08 |
念好食安监管“三字经”2016-02-04 |
让更多公共服务“约起来”2016-03-22 |
收放须有度,显隐皆是情2016-06-15 |
食品安全报道失真凸显多重隐忧2016-06-1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