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母爱信”看哭众人源于心存感念
堂吉伟德
//www.auribault.com 2016-12-15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给你钱你不要,晚上放你衣服包里了……妈妈不希望你挣多少钱,只希望你平平安安。”12月12日,在郑州一个公交车站被人落下的一个稍旧的包袱里,一张薄薄的信,温暖了一群在外工作的人。虽然他们不是信的主人,但一位母亲的爱让他们热泪盈眶,更想念老家的亲人。

  一封信能让捡到者和见证者,看得热泪盈眶并守到失主到来,足见这封信具有多大的力量。而随着失主看信后,在寒风中不断地流泪,三个人三种不同的心境,却有着共同的结果。这封不长但语言朴素的信件,是一位慈母给远行儿子的真情嘱咐,字里行间是依依的不舍,是浓浓的眷恋,是温情的关怀,更是深深的牵挂。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那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每种情愫,所表达的每种意思,都如此的熟悉与亲切,让人无不动容,也无比感怀。

  睹物思人,透过这封信件,如同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天下的儿女或许个性独特,但天下的母亲却都一样。她们拥有着共同的品质,也有着共同的大爱,乃至于在情感的表达方式,叮嘱的语言体系,都如此的相似,如同一个人在细细地述说,恰似自己的母亲在侧的叮嘱。那一刻,别人的母亲已成为自己的母亲,儿子也成为共同的儿子。之所以热泪盈眶,那是基于对别人母亲的尊敬,也是基于对自己母亲的思念。

  人只有具备了或者遭遇了某种经历,才会对母爱有着独特的理解。或许,母亲在侧的唠叨,对你来说已相当厌烦,她们略带重复的叮嘱,对很多孩子已不新鲜。更多的时候,对他们已成习惯的关怀,孩子们往往采取着一种敷衍之态。及至某天离开母亲的身边,独立地开始自己的生活,去感受人间的冷暖与生活的不易,才会想到遥远的地方,总有一双期盼的眼睛,总有一颗无比挂念的心,哪怕孩子已然长大成人,但母亲们依然对远方的孩子牵肠挂肚,对他们的冷暖无以释怀。

  母爱的伟大,在于纯真得毫无私念,在于精细到无所不包。母亲对儿子的付出永远是那么无私,她们不求回报而只是不断地奉献,默默地用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为儿女们营造一个温暖的环境。也正是这种最真的情感,最朴实的行为,也才有了触及灵魂的感动,让植于人心深处最柔弱的情愫被感动。之所以热泪盈眶,那同样出于母爱的感动,也是基于情感的自然流露。

  世上只有妈妈好,再远也不要忘记母恩,再强也不要忽视母爱。母亲对孩子没有别的奢求,那是基于她们不求索取的品行,其实在她们内心的深处,同样有希望被重视、被关心的强烈愿望,越是年老越是孤独,越需要获得孩子的关心与慰藉。母爱的内涵是“哺育”,那么如何实现“反哺”,则是一封“母爱信”带来的思考。母亲无时不担心和挂念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们是否又时刻想着,远方的母亲此时在干些什么,其内心又真正需要什么?

  “父母在,不远行”的时代已然过去,“二十四孝”式要求的年代也一去不返。不过,百善孝为先。母爱不能只是被讴歌的对象,而是应当重视的群体。既然我们能够感念母爱的伟大,并触动内心的情愫,为何不把这种感动转化成一种行动,用努力去回报,用关心去回馈,让我们的母亲因为我们的成功而骄傲,也让她们因为孩子的呵护而幸福。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