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孩子们为何不感动了
王紫研
//www.auribault.com 2017-01-25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近日,读到一篇中学教师的文章,说到给学生讲解朱自清名篇《背影》时的困惑:尽管讲得声情并茂,学生却似乎不为所动,反而对文中的父亲费力攀爬月台、穿过铁道、最后捧回几只桔子的举动提出质疑,“这是否属于违反交通规则?”

  无独有偶,还听一位语文老师讲过一件事。她以《令我感动的一件事》为题给学生布置作文,结果发现大多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于是问学生,难道没有更让你们感动的事吗?学生纷纷摇头,她还不甘心,循循善诱道:“生病时,父母有没有连夜送你上医院,通宵守护着你?学习到半夜,是不是煮好了夜宵放在旁边……”这回下面活跃起来,大部分说有过,“那你们不感动吗?”课堂霎时又静了下来,忽然有学生说“这都是理所当然的呀”。

  为什么大人和孩子在“感动”上,会出现这样的认识偏差?孩子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对师长不再言听计从、全盘接受,这也许并非坏事。作为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新世代,他们对信息的掌握、对事物的理解、对新知的接受,常常令父辈自叹不如。但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体认,却也令长辈唏嘘不已。是孩子的感情之弦“松”了吗?

  时代的改变,为孩子们提供了不同以往的生活环境。网络购物、外卖服务等新兴业态的勃兴,让生活简便到只需动动手指,家长用辛苦包裹“爱心便当”反而显得不合时宜;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的发达,将感情传递变得言简意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显得费劲又多余;父母长辈“独宠一人”,让不少孩子对接受别人的付出心安理得。这些生活境况之改变,让孩子们失去了对“苦味”感同身受的体验;无远弗届的互联网,也让孩子们难以感受曾经的分别所承载的牵挂与不舍。所以,他们难以理解父亲面对一道月台时的艰辛酸楚,无法体会这微胖背影、寥寥话语中所承载的深情。

  如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压缩着感动生发的空间。在匆忙的脚步中,人们很难发现身边正在上演的动人场景;在现实的压力下,也越来越没有时间和耐心去细细品味正在经历的深情。有时,甚至连大人的精神世界也变得迟钝,自然难以传导给孩子对情感丰富而微妙的体验。更何况,还有一些家长将亲情关系简化成金钱与商品的直接交换,放松了对孩子情感世界的观照与引导,如此,又怎能奢望孩子们拥有丰富的情感触角呢?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让孩子拥有共情的能力,才能让他们拥有易于感动的心。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需要为孩子营造生发感恩之心的土壤,积极培养孩子观察生活、体悟情感、感恩分享的意识。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不应是人情的冷漠,物质的富足激发的不应是感情的贫瘠。不让爱的“背影”踽踽独行,就需要大人和孩子们一起,击破心中的“壁垒”,找寻失去的感动。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