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以人为本避免“技术暴力”
杨于泽
//www.auribault.com 2017-09-15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目前,国内多家银行开始推广刷脸取款,按照银行工作人员的说法,刷脸取款极其简单。个别受访用户也说那是“分分钟搞掂”。具体讲,“要按下刷脸取款的按钮,听到提示音后,点确认,抬头看摄像头,接下来输入手机号或身份证号码进行验证,然后显示今日取款的界面”,再进行下一步操作。其实在此之前,还有一系列前置性操作,如办理手机银行、进行APP注册等。

  我们进入一个智能化时代,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一部分人获得更大便利的同时,另一部分人却可能越来越苦恼。譬如对于老年人这样的群体来说,适应新技术绝非易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银行有可能以刷脸等智能技术的应用为由,大幅度减少实体服务,使用户存取款变成一种人机对话。这是有很多先例可援的。比如公交实行固定票价、刷卡后,公交取消了售票员岗,等于取消了部分服务内容。银行本身也用无人值守的自助银行取代了实体服务网点,用户遇到特殊情况,也感到很无助。随着刷脸、无线支付等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应用,银行将来减少自助银行都是可能的。

  服务行业大量应用智能等先进技术并没有错,但这些先进技术的社会综合效应,需要审慎评估以及实践的检验。像刷脸取款,银行认为用户可以不带银行卡就能取款,很方便。其实不然,用户可以不带银行卡,却不可不带手机,因为没有手机就不能登录手机银行,也就不能验证取款密码,还是取不了款。这些行业,假设现在人人一部智能手机,却没想到有些老人的手机并未更新换代。

  先进技术要推广,但“技术暴力”应避免。先进技术在懂技术、接受新事物快的人群看来很方便,但这可能仅仅是一部分人的视角和体验,换成另一部分人,却成了不得其门而入。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先进技术没有带来便捷,相反可能是使本来比较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让他们与生活其中的世界格格不入。

  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使智能化真正“傻瓜化”,给用户带来真正的而非想象的便捷。有的银行本来并不重视安全性,现在找到一些技术解决方案后,片面强调绝对的安全,于是服务程序穿靴戴帽、架屋叠床,使人头痛。很多号称“傻瓜”的电子产品,一度需要训练有素的人才会使用。现在国内服务业推广智能技术,也要基于用户体验,过好真正“傻瓜化”这一关。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先进技术要大胆应用,但成熟的老技术也不偏废,可以搞“新老相照、长期共存”。现在有的部门一应用新技术,马上就淘汰老式服务,这是不对的。医院、银行、交通等不少服务环节自助化,这的确方便了很多人,但人工服务不能立即退出。人们因为知识、经验、年龄的不同,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别很大,各种服务窗口理应区别对待。以节约成本为由“删除老式服务键”,是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表现。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