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寻找年的踪影
唐剑锋
//www.auribault.com 2018-01-26 来源: 四川在线
分享到: 更多

  过去,有一句老话,叫做“进入腊月就是年”。腊月都已经过去了好几天,离春节也越来越近了,怎么还是闻不到年味儿?年对人们来说,是不再那么重要了吗?还是年已经散落到了三百六十五天的日子里?不认真捋一捋,很多人就会说不清楚“年为什么越来越淡”。

  不是年越来越淡,而是“好日子”天天像年,才让人们不再刻意记住哪一天是年。日子艰难的时候,过年是为了解馋,过年是为了“穿新衣戴新帽”,过年是为了有几天空闲时间走亲访友;而今,你所能想到的这一切,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到,人们不再为钱和时间发愁。

  所以,今天要寻找年的踪影,就要到集市庙会上去找。各地的集市庙会各有各的风采,流传了上百年、上千年的集市庙会,在互联网时代还能够火爆,在网上购物“点鼠标”时代还能够迎来人们“围观”,总有一些流传的理由。这些理由,不仅有“地方特色”,更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戏曲展演,这些集市庙会上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似乎更适合一些“油腻中年人”的口味儿,才总是有人在年要到来之际,去集市庙会上一饱眼福,一饱口福。

  所以,今天要寻找年的踪影,就要到日子里去找。过去过年,是省一年舍不得吃的,省一年舍不得穿的,省一年舍不得用的,集中到过年上;那时,一进腊月,就不能“乱开口说话”了,一切皆得小心翼翼。而今天,你想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买什么,随时随地都可以办到,甚至不用出门,一键就可以搞定;网购,已成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之一,极大的改变,甚至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年散落在三百六十五天的日子里让年的概念越来越淡。

  所以,今天要寻找年的踪影,得到春运大军中去找。“春运”是中国年的一道景观,在外打工的打工仔,在外上学的大学生,在外安家的人,还是出差在外的人们,每到春节,都是“照例”要回家过年的。于是,从离春节还有挺长一段时间,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便进入“春运时间”;尽管铁路、公路、水运、民航主管部门都采取了应对措施,“一票难求”的局面,虽有缓解,却还是时常上演。你看到春运,便会醒悟,年在中国人眼里,从不会淡。

  所以,今天要寻找年的踪影,得到游子急切回家的心情中去找。很多在外打工的打工仔,很多在外上学的大学生,很多在外安家的人,很多出差在外的人们,都要提前很长时间掐指算日子,离春节回家过年还有多少天?有人说:有一种孝叫“回家过年”;有人说:有一种亲情叫“回家过年”。这些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要他们“常回家看看”,也许总是“心有余力不足”;春节,就是工作再多再忙,也要“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回家看看。”

  所以,今天要寻找年的踪影,得到父母的期待中去找。在父母眼里,年是掰着手指算日子,年是盼望儿子领着儿媳、孩子回家过年,年是精心准备年货,年是一家人“一个不少”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年是一家人“一个不少”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年是一家人“一个不少”围坐在一起看春晚,年是一家人“一个不少”围坐在一起说说话,年是一家人“一个不少”围坐在一起喝酒饮茶。说一千、道一万都没有用,在父母眼里,年就是团圆,团圆就是年。

  所以,今天要寻找年的踪影,得到浓浓的氛围中去找。现在,就算是老人,又有谁只是到了年才吃饺子吃肉?才穿新衣戴新帽?年早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吃好喝好”,而是变成了一个亲朋好友聚会的日子,变成了一个联络感情的日子,变成了相互问候、表达思念之情的日子,变成了相互祈祷拜年、发红包的日子。这一切,要是放在平常,则显得不是那么融洽,而到春节,这一切,做起来,都顺理成章,都变得有意义;才让年总能“带给人惊喜”。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