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莫任非法理财坑“农”坑“老”
欧阳洁
//www.auribault.com 2018-02-02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目前非法集资、理财骗局开始盯上城市老年人和农村居民,个别农村地区成了案件高发地。保护这些人群免受伤害,亟待整饬理财市场的乱象,也要求正规机构提供更多样、更贴心的理财服务

  时近岁末,不少农民工揣着攒了一年的辛苦钱返乡,却被非法理财盯上。相关部门发布的信息称,非法集资开始“下乡进村”,个别农村地区成了案件高发地。与此同时,瞄准城市老年人群体的非法集资、理财诈骗等最近也呈多发态势,有关老人上当受骗的报道频频见诸媒体。

  五花八门的理财陷阱一直不曾远离。在互联网专项整治和打击非法集资行动的高压下,非法理财褪去互联网外衣,又开始在线下泛滥。而今,它们更是瞄准了老年人和农民等金融知识相对匮乏的群体。

  这些年,不少城市实施改扩建工程,部分城市及周边农村居民一下子成了“有钱人”。此外,随着城镇居民养老金标准连年上调以及农村居民增收渠道日益拓宽,城里老人和农村居民手里的“闲钱”也越来越多。但另一方面,他们接触不到方便、安全而且收益称心的理财服务。在城市里,中青年人的金融知识不断丰富,理财意识渐趋成熟,适用于他们的理财手段也多得令人眼花缭乱。而很多城市老年人以及农村居民既不了解专业、繁复的理财术语,也不熟悉互联网渠道,无法适应正规机构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很难找到合适的理财产品。加之,眼下正规金融纷纷撤并服务网点,转而通过互联网向基层“延伸服务”,进一步把老年人和农村居民排挤出“服务圈”。这种情况下,非法集资和理财诈骗团伙必定会嗅着资金而去,乘虚而入,坑“老”坑“农”。

  尽管这些老年人和农民损失的金额可能并不巨大,也不一定会产生系统性的风险传导,但被骗走的资金可能是他们一辈子的积蓄,也是全部家产。保护他们免受伤害,需要整饬理财市场的乱象,也需要正规机构提供更多样、更贴心的理财服务。

  对违法行为要露头就打。整治非法集资涉及面广,牵扯的部门众多,协调监管成本较高,还有可能留下“九龙治水”的监管空白地带,比如农村非法集资高发地农村合作社就没有明确主管部门,特别是其信用合作业务更是无人监管。但整治非法集资等不起,往往发现一些风险苗头时,募集的资金已经相当可观了,这时就要打“早”打“小”,避免更多人深陷其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决打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每一个部门都应该是整治非法集资和理财的第一道防线,将风险控制在萌芽期。

  对问题根源要铁腕追责。在农村,熟人文化盛行,非法理财通过邻里、亲戚推广营销,或是打着合作社的招牌行骗。打击这些非法行为需要拨开幌子一查到底,让行骗者付出惨痛代价,从根上清除。

  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个人信息泄露为非法理财提供了土壤,经常是刚到正规金融机构咨询完理财,就有人打来电话主动推销高收益的“新款”理财产品;刚得到一笔补偿金或是集体分红的农户也会有人盯上来,推销理财项目,这背后都是客户信息被盗取和非法滥用问题。制止非法理财蔓延,还得找到源头,解决倒卖个人信息的老问题,除去非法行为依附的藤蔓。

  要用正规金融服务净化市场。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农民,金融知识相对匮乏,理财意识淡薄,但是资产增值的需求并不弱,简单的储蓄业务和基础的金融服务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正规金融机构要做些细功夫,普及金融知识,提供真正适合的理财产品,让非法理财没有空子可钻。

  从长远看,老年理财市场、农村理财市场这些金融服务相对不足的领域,更需要细致、长久的培育和呵护。让百姓认识到什么是靠谱的理财、什么是正确的理财观,才会让非法理财逐渐丧失滋生蔓延的土壤。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