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本质上,大数据“杀熟”与传统经济的“杀熟”并无区别,体现的是一种滞后的商业文明,反映的是一种落后的商业伦理。
最近,有网友自述了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据了解,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特定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左右。偶然一次,通过前台了解到,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科技日报》2月28日)
对于互联网和大数据,人们有着一种天然好感,想不到竟然存在这样的“杀熟”现象。从网友反馈来看,这种情况十分普遍。比如,“我和同学打车,我们的路线和车型差不多,我要比他们贵五六块”“选好机票后取消,再选那个机票,价格立马上涨,甚至翻倍”……正如歌中所唱,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
大数据本身没有罪恶。然而,大数据的出现与成长一直伴随着各种怀疑和忧戚,事实也证明这一切并非杞人忧天。“杀熟”是新表现,但就“杀熟”本身来说,却是老问题。在本质上,大数据“杀熟”与传统经济的“杀熟”并无区别,体现的是一种滞后的商业文明,反映的是一种落后的商业伦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过,在有些人眼中,在爱财取财这条路上,只恨无道,不分什么大道小道、正道邪道。
大数据“杀熟”,“杀”的是消费者,又何尝不是整个行业?人们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有着一种初恋的感觉,亦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哪怕有一些问题,也以瑕不掩瑜为由选择性忽视了。这种舆论好感,是新经济发展的最大助力。当我们感慨没有包容审慎就没有微信时,是整个互联网经济的常态。现在,发生大数据“杀熟”现象,看似挣了一点小钱,但长此以往,只会透支舆论信任,最终让整个行业的未来遭受打击。
有人可能想问,现在实体经济领域已经很少出现“杀熟”了,而大数据“杀熟”是不是说明现在新经济领域的商业伦理尤其不堪?问题确实需要重视,但也不能说新经济在商业伦理上就尤其不堪。“杀熟”从传统经济转向新经济,更多的是因为传统经济领域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有效的约束体系,越来越不具备“杀熟”的空间。但新经济不同,由于大数据本身的特点具有相当的迷惑性,而在对平台的监管也有不足,这在事实上提供了“杀熟”空间。
面对大数据“杀熟”,理性的态度不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大数据技术普及是大势所趋,有利于实现与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当下更重要的,还是针对问题拿出有力有效的办法,防止大数据伤人吃人。解决这个问题,很难毕其功于一役,监管部门必须从制度上重视,真正写好抓常抓细抓长的文章;消费者也要擦亮眼睛,学会“有态度的消费”;新经济行业更应该增强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形象。值得一提的是,别因大数据“杀熟”杀死大数据,舆论要有理性态度,大数据本身更要有清醒态度——行业发展离不开舆论支持,损人到最后必然损己。
大数据“杀熟”不过是老问题的新表现,确实需要引起重视,但不必过分紧张,不要因此对大数据失去信心。商业伦理的塑造,商业秩序的形成,从来都不容易。可以预言的是,在新经济发展中,在大数据应用中,还会出现一些新问题。真正的高手从来都不惧怕问题,而是见缝插针地点破问题,见招拆招地解决问题。
郑 言:一窝蜂办“春晚”撞了多少脸2014-01-28 |
一周看点(第225期)2014-04-18 |
中工时评:别让“天才”成负累2014-06-06 |
朱邦凌:别让跨界并购成为投机者牟利工具2015-03-23 |
别让微商倒在春天里2015-05-25 |
大数据技术应用迎来美好时代2015-05-30 |
王石川:三少年弑师 典型的病象报告2015-11-13 |
司马童:“可怕的杀鸡”与“可忧的严罚”2015-12-15 |
斗牛说2016-03-28 |
保护明故宫遗址政府怎能不吭声2015-09-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