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设“虐待儿童罪” 这个建议好-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民生

单设“虐待儿童罪” 这个建议好

路可玫
2020-05-26 13:56:10  来源: 东方网

  “虐待未成年人行为虽已入刑,但虐童事件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市政协副主席、扬州民革主委、苏北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理事长王静成表示,他今年在全国两会上的建议是,单独设立“虐待儿童罪”。(见5月25日的中国青年网)

  对于禁止虐待儿童,我国的法律虽然不缺乏,如《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但是,对于怎么才算虐待儿童的定性都不清晰、不明确,不方便操作。对于老师虐待儿童,一般是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1条规定,定性为老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仅因体罚、变相体罚难以“刑上老师”,导致老师虐待儿童学生的事情屡禁不止。

  特别是在我国《刑法》中,对于虐待儿童的行为,一般定罪为虐待罪和虐待被监护人、被看护人罪,前者只适用于“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后者是修改《刑法》增设的,只适合于幼儿园和中小学老师等。这种规定导致问题来了,如果虐待儿童的人不是家庭成员,不是监护人和看护人,那就不能给他们定罪了。同时,这两罪的量刑“门槛”过高,非要虐待儿童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情节比较严重的,都难以追究虐童者的刑法责任。这样一来,刑法的震慑作用难以发挥出来,违法者的违法成本过低,既难以阻止虐童行为,还是对虐童行为的放纵。

  事实也是如此。由于对虐童行为没有设立单独的“虐待儿童罪”,导致法院审判时,都不好给虐待儿童者定罪。比如,震惊全国的2012年“温岭虐童案”,虐童者颜某涉嫌的罪名有“虐待罪”、“侮辱罪”、“故意伤害罪”和“寻衅滋事罪”这四种罪行,看似多,但“虐待罪”要求被害人是老师颜某的家庭成员,这不可能;“侮辱罪”要求被害人自己直接向法院起诉,儿童却没有起诉权;而“故意伤害罪”则要求被害人被害程度必须达到“轻伤”以上程度。这样一来,颜某只能构成“寻衅滋事罪”被判刑,受到法律制裁。但这或多或少给人一种高高举起,又被轻轻放下的感觉。在此背景下,如果有专门针对性的罪行名,才能方便法院审理案件,制裁违法者,保护儿童的合法权利。

  而今,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单设“虐待儿童罪”,好。好就好在明确了虐童行为的法律定义,降低了虐童行为的判刑门槛,能够直接把对儿童长期轻微和精神上虐待行为都纳入涉嫌犯罪的范围内,能够扩大保护儿童被虐待的范围,更有利于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 中工时评:努力破解“农民工老龄化”带来的建筑业用工荒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农民工监测报告》,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持续走高,已升至40.8岁,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17.9%增至2019年的24.6%。与之相对的是30岁以下农民工占比从2015年的32.9%下降到2019年的25.1%。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