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里不缺肉”,这样的民生承诺暖人心-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民生

“碗里不缺肉”,这样的民生承诺暖人心

李红军
2020-05-27 13:24:56  来源: 东方网

  “碗里不缺肉”“蓝天白云会越来越多”“5G使用会越来越多”……这些来自全国两会“部长通道”的民生承诺,小到百姓餐桌,大到国计民生。相比以往,2020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场次少、规模小,但却接地气、释红利,干货满满。(中国新闻网5月27日)

  一个时期以来,猪肉价格疯涨,由最初的几元十几元一斤猛涨到三四十元一斤,坊间对此议论颇多,百姓直呼“吃不起”。为了平抑肉价,政府层面相继出台了诸多措施,与此同时,在市场上投放了大量的政府储备肉,起到了稳定市场平抑肉价的作用。

  百姓菜篮子的生活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民生指标。在这次全国两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实现今年生猪生产恢复目标,也就是恢复到基本接近常年水平还是很有希望的。随着生猪生产恢复,供求关系也会逐步改善,后市猪肉价格不会再大幅度上涨。当前牛羊和家禽生产形势也很好,通过努力,一定会确保小康之年老百姓的碗里不缺肉。可见,党和政府对百姓的菜篮子是重视的。百姓的菜篮子里藏着诸多的民生密码,解决好这些民生密码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虽然好转,但是并没有根除,本土新增和境外输入性病例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无疑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人们应该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尤其一些养殖户,他们同样面临着资金短缺,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帮助这些养殖户解决困难,也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碗里不缺肉”,这样的民生承诺暖人心。眼下全国两会即将闭幕,在这次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勇于担当,不辱使命,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提出了很多关于民生的意见和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希望我们的政府高度重视这些民生建议,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切实做好保民生工作。

  小小菜篮子也有民生大诉求,是否做到“百姓碗里不缺肉”直接考验着地方党委和政府的管理智慧和执政能力。对于政府部门来讲,承诺之后要见行动,“碗里不缺肉”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要提供更多的细化措施,才能保证“百姓碗里不缺肉”。“百姓碗里不缺肉”愿景可期,但仍需努力。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通过中国两会感受危难之际的信心和希望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际,中国两会的召开引发全球关注和热议。在外媒看来,非常时期的中国两会虽有其特殊之处,但传递的仍然是中国保稳定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是在危难之际愿做“及时雨”的大国担当。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