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绿色停车位试点,呼应民生痛点-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民生

杭州绿色停车位试点,呼应民生痛点

魏英杰
2020-06-02 10:01:08  来源: 钱江晚报

  近日,杭州拱墅区叶青兜路突然出现4个不一般的停车位。这些路面停车位都涂上了嫩绿色,上面写着“限时20分钟”。这是交警部门的一个试点,主要是为附近接送孩子的家长、临时有事的司机提供便利。

  这些泊位的正式称呼是“临时停车位”,接下来还会在医院、菜场、学校附近设立。可想而知,这些绿色停车位,是为缓解停车难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设立在叶青兜路的临时停车位,正对着新华实验小学。这里每天接孩子上学和放学的家长不少,而路面不允许停车,家长要么开远一点找停车位,对接送孩子不便,要么冒着违章风险停在路边。违停的车辆多了,交警部门其实也很为难,天天抄罚单毕竟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这些绿色停车位,体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新思路,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在杭州开车,停车真是一个大问题。如在一些写字楼周边,车位靠等,一辆车出来,另一辆车才能进去,等待停车的车多了,造成堵塞,影响交通。等车位,耗掉了许多人的宝贵时间,其实也影响了社会效率。而另一边,很多马路和小区内道路,除了早晚高峰,其实空得很,路边完全可以当做停车位。掌握好车流的潮汐规律,可以拓展出不少停车空间,实现错时停车。

  至于临时停车位,那就更有操作空间了。在非高峰时段,允许外出办事、接送孩子和出租车临时停靠,并不影响交通秩序,更不会造成交通堵塞。关键是,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需求。多数人外出办事、接送孩子,需要停车的时间并不长,十几分钟顶多了。还有出租车司机,找个地方稍微休息一下,吃个饭,打个盹,也很有必要,让他们找停车位泊车,估计也不舍得花这钱。所以,临时停车位的试点,实在是一个符合民众现实需求的好举措。

  能想出临时停车位这个办法,无疑具有精耕细作的交通管理和服务意识。把问题想细了,才能知道民众的关切点;把问题想透了,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时刻不忘服务于民,才能想方设法做好公共服务。

  杭州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有人性化的一面,偶尔也有不够精细化的一面,或者说,有的地方过于精细化管理,反倒弱化了效率和便利性。比如,为了减少车辆掉头,将掉头点设在几公里外的地方,让人来回多跑许多路,实际上无助于交通顺畅。这些“精耕细作”的交通管理措施,实在有必要重新审视。

  不可否认,市区车辆越来越多,和无法满足需求的停车位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凸显。这就更要多下功夫调查,多些科学研判,从现有资源挖掘、拓展可利用空间。类似绿色停车位这样的措施,越多越好。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通过中国两会感受危难之际的信心和希望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际,中国两会的召开引发全球关注和热议。在外媒看来,非常时期的中国两会虽有其特殊之处,但传递的仍然是中国保稳定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是在危难之际愿做“及时雨”的大国担当。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人物

  • 中国人的故事|人大代表王耕捷:山水不挡追梦铁路人

    云南铁路已从昔日全国路网的“边陲末梢”转变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铁路枢纽。见证这样历史性的变化,我很骄傲!

  • “复读改应届”的艺人,有关部门不妨去查查

    自从有了微博热搜,有的艺人是求之不得,而有的艺人是避之不及。近日,《声入人心》第一季出道选手仝某因为一场直播,猝不及防就“火”了,不仅登上热搜,还引发了非常大的争议。他在直播中与粉丝聊起高考话题时,自曝当年自己心仪的一所大学不招“往届生”,于是他便通过一些方法,把自己变成了“应届生”。

  • 【你有多美】中国抗疫专家组为津巴布韦留下“拯救生命的礼物”

    中津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今年是两国建交40周年的重要年份。为帮助津巴布韦更好地应对疫情,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建、湖南省卫生健康委选派的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于5月11日来到这个南部非洲国家过去两周里,这支“中国军团”里的12位专家驱车上千公里,与当地医护人员分享抗疫经验,向当地医疗机构提供防疫建议并捐赠医疗物资。

  •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航天“新生代”展现奔涌的青春能量

    五月的哈尔滨,丁香竞放。不久前,以紫丁香命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一个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成立于2012年的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以卫星技术研究所为依托会集了100多位来自航空宇航与科学技术、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等不同学科的追梦青年,他们胸怀理想、勇于追求、协同创新、集智攻关,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生代”接力者,他们向梦而行的执著身影展现着奔涌的青春力量,让人欣慰、令人鼓舞。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