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环球时报:好好珍惜令西方“眼红”的中非合作
//www.auribault.com 2015-12-03 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 更多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4日至5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临论坛并访问津巴布韦和南非。这是在非洲土地上举行的一次重要对外合作峰会,它显示了中非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迎着西方舆论不断泼来的冷水,中非合作的领域和规模都在扩大。数字或许最说明问题,2014年中非贸易额高达2200亿美元,把西方大国的对非贸易远远甩在后头。考虑到非洲有十亿人口,GDP总量只有2万亿美元左右,这一贸易数字相当庞大,而且中非合作的潜力仍有广阔释放空间。

  如果说西方真嫉妒中国什么的话,那么中国对非经济合作是最让它们“眼红”的领域之一。西方多个国家曾殖民非洲,至今保持着对非的广泛影响,但它们却忽然发现自己的对非贸易和投资落伍了,并且对中非取得令人炫目的合作成果一时不太习惯。

  其实中非合作突飞猛进并无秘诀,中国就是平等对待非洲国家,非常注意尊重它们,同时把互利共赢当做中非经济合作的坚定原则,选择非洲需要、也符合中国利益的合作项目及贸易方式,使得这种合作成为有内在扩大动力的自然过程。

  互利共赢已成为确保国际合作顺利的一种机制,它拒绝强制和不平等,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合作风险,能够超越文化及价值观差异的种种障碍。西方的问题是一直对非洲保持俯视姿态,借援助来对非洲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造”的动机太强,它们要求非洲跟着自己的模式走,胁迫非洲经济社会发展脱离自然和自主的进程,因而合作方式难以更新,与时俱进。

  西方主流社会对上述问题是有所察觉的,但他们常常不免怨天尤人,抱怨中非合作,给中国扣上“新殖民主义”“掠夺非洲资源”等帽子。他们知道这些指责有些牵强,能够起到一些抹黑中国的效果,但没什么现实影响力。

  西方主要大国已经有了“重回非洲”与中国竞争的紧迫感。对于其他大国与中国在非洲开展“竞争”,非洲国家蛮欢迎的。由于中国的领先对西方形成“刺激”,非洲从被遗忘的大陆几乎变成了世界大国眼中的香饽饽,它的贸易和投资价值包括它的地缘政治意义都在大国中间被“重新发现”。

  中国是不怕西方与我们在非洲竞争的,互利共赢的贸易原则不具有排他性,它也总能够找到新的合作领域和线索。非洲对外合作越多,将会更稳定也更富裕。中国能够找到的合作机遇也将越多,西方舆论钻牛角尖拨拉算盘,你多我少的那些焦虑其实挺浅薄的。

  随着中非合作成果的不断显现,西方舆论上述抹黑的效果在下降。然而中国国内互联网上对于中国援助非洲发展中国家的抱怨,从另一角度带来一定困扰。总有部分国人认为中国国内的贫困尚未完全消除,主张将外援资金先用来帮助国内穷人。发出这种声音的人通常对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一知半解,对开展外援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战略意义尤其不了解。

  中国对非经济援助是中非经济合作互利共赢大框架的一部分,但鉴于西方舆论不甚友好,并能影响非洲舆论,中国对非援助不宜从它有益于实现中国利益的角度大加宣扬,以免给西方一些人攻击中国合作提供借口。

  自2006年首次中非合作论坛首脑峰会在北京举行以来,日本、美国、欧洲等都仿效中国做法举行了它们与非洲领导人的合作峰会。西方国家在批评中国的同时,纷纷加大在非洲的投入。这一形势已经说明中国做对了,我们做的是别人想学或者想通过“奋起直追”不被抛在后头的事情。

  非洲已是中国经济“走出去”的大舞台,而且我们处于相当主动的有利位置,中国人一定要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局面,我们的胸怀要足够大,能够包容中非合作的种种创新和某些不确定性。中非的互信与合作都需遵循务实的逻辑。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