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正文
穿行在西方“标签雨”中走向强盛
吴波
//www.auribault.com 2016-07-20 来源: 环球时报
分享到: 更多

  “中国变得越来越敏感”。这是不久前英国《金融时报》刊登的一篇英国学者文章表达出的观点。文章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中国的利益已开始与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发生摩擦之际,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已升温,并变得更加自信。”所以,对自己觉得“不爽”的事情会施加压力,无独有偶。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戴维·兰普顿在近日发表的有关美中关系的演讲时指出,中国过早地放弃了“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很多中国人可能会认为中国不需要再忍受羸弱时要忍受的一切。这是西方给中国贴上的又一个新政治标签。

  西方给我们贴标签的做法可谓孜孜不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评说中国的论调此起彼伏。这些标签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即通过歪曲事实达成妖魔化或唱衰中国的目的。“国家资本主义”无疑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机会主义”标签则将中国妖魔化为“毫无原则和贪婪”的骑墙派,十八大以来中国在南海等关涉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的鲜明立场更成了“中国抗衡美国”“中国威胁论”的升级版。一个个标签,仿佛是一面面镜子,在折射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西方立场同时,也具象地展示了中国道路探索一路前行的不同阶段。

  之所以不断对中国作浓墨重彩地评头论足,是因为在西方一些人的内心深处,有着根深蒂固的中国情结。这与其说是一些人冷战思维的残存和遗留,倒不如说是他们未曾改变过的思维定势。需要强调的是,邓小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背景下提出“韬光养晦”,不只具有策略性的意义,也并不意味着根本政治立场与态度的变化,更不意味着软弱和无原则的妥协。认为中国过早放弃“韬光养晦”的观点,实际上是对这一政策的误读。

  在关涉民族根本利益和社会主义根本原则的问题上,无论强弱与否,中国的态度从未改变过。中国当下社会意识领域确实发生了一些值得高度关注的变化,这与中国改革探索正处于关键的历史时期有关,各种政治思潮的相互激荡就是一个证明。原因的分析比批判更为重要。与外部世界碰撞增多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的焦虑心理,是我们在探讨这些政治思潮时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在指认这些政治思潮并非主流,警惕过度放大和有意炒作的前提下,应看到中国在方向问题上确定性表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显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的不断提升,西方送来的各种标签只会越来越多。我们欢迎外部观察者严肃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以及建立在理解和尊重基础上的善意批评。但是,对于一些人只从西方价值观和利益出发释放的傲慢和偏见,我们会像蛛丝一样轻轻抹去。他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中国正是在他们有色眼镜下的喋喋不休中被一步步激送到世界的中心的。他们更不可能意识到的是,中国道路探索的意义特殊而深远。中华民族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伟大民族,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她所肩负的是民族复兴和社会主义复兴的双重使命。这也是那种因为缺乏思想的高度而浅薄地认为中国受益于现存世界秩序的人永远无法理解的。(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