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随着特朗普上台执政日渐临近,中美是否会打响贸易战成为全球许多国家关注的话题,包括印度。印度工商业联合会近日发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认为印度很有可能会因为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而被“附带损害”。对此,印度必须主动采取积极措施——坚决站在美国一边,以保护其经济利益。
更多中国产品进入引发印度担忧?
为什么要坚决地与美国利益站在一边?因为不少印度工商界人士认为,失去了美国的支持,印度公司对美国的出口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将会是对印度经济的沉重打击。与此同时,他们认为,中国目前正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便是加大出口,尤其是制造业的出口,中国的目标是将自己的工业制品输出到亚洲欧洲以外的地方。而印度工商业联合会预测,在未来的几个月中,中国将对印度这样的国家加倍倾销产品,因为中美之间的贸易存在壁垒,中国商品进不去美国,只能寻求新的出路。在这种背景下,中印贸易额虽然提高,但印度对华贸易赤字再次成为印度人关注的焦点。
印度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新兴市场,如果印度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将于2020年跻身全球四大经济体之列。在两国政府努力追求经济增长之际,两国的双边关系也不断增长。中国现已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国,而印度则是中国十大贸易伙伴国之一。
不过,2015至2016财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赤字相较于上一个财年从484.8亿美元增长至526.9亿美元。对华贸易赤字的增长主要缘于以下这个事实:中国对印度的出口主要是制造业产品,以满足后者对于电信和电力等行业设备快速增长的需求。
许多印度人抱怨称,中国正在用廉价的产品充斥印度市场,印度本土的制造商被迫关门,印度对华贸易赤字由此不断扩大。美国同样对中国拥有大量的贸易赤字,但与美国不同,过于庞大的贸易赤字对印度构成了迫切的风险。
印度进口的产品都是使用印度央行的外汇购买的。如果央行外汇储量不足,或者投资者感到这个节点正在到来并对央行发起投机性攻击,印度政府或许将不得不债务违约,并对印度本国货币重新计价,这将给债权人造成巨大损失。
上一次的国际收支危机迫使印度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采取自由化措施。为了隔绝未来的威胁,印度对进口设限,以防再次遭遇收支危机。然而,这些屏障也将能够令印度消费者受益的廉价产品拒之门外,同时或许还难以推动印度公司加快发展。
经济学家、政治家以及观察家都认为,中国和印度当前的贸易结构不可持续,两国政府均公开或非公开地就改善两国贸易不平衡进行过讨论。中国进口自印度的产品主要由棉花和铁矿石等原材料组成。而印度则进口大量制造产品,从中国进口的价格要远远低于从其他国家进口。贸易赤字出现的潜在原因是,中国在制造业领域竞争力优于印度。
贸易不平衡导致保护主义倾向的可能性是可以理解的,但却是不明智的。然而,如果中印两国的贸易不平衡持续下去,将会为保护主义的呼声提供“弹药”。
不再埋怨别人,解决好自己的问题许多专家建议,印度不应紧盯并不算突出的与中国的贸易赤字数据。印度从全球进口的产品总额大于其出口总额。印度与前25大贸易伙伴国中的16个国家都存在贸易赤字状况。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印度羸弱的制造业,而这又缘于限制性的劳工、土地和税务法律、糟糕的基础设施和电力供应不足。印度无法生产足够的产品或者足够高质量的产品,以满足其数以亿计的消费者。
即便如此,双边贸易数字并不能反映一直以来的全景画面。全球供应链和地区制造中心的存在意味着,永远平衡的双边贸易不可能存在,也不会令人满意。
对于中国而言尤为如此,中国是东亚制造业供应链的最后一端。高科技零配件在中国组装,并运输到海外销售。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所说,有关出口产品总值的贸易数据被记录为“中国出口”,即使中国只产生了其中一小部分附加值。以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为例,购买iPhone和其他中国组装产品的国家与中国有双边贸易赤字,部分原因是,中国只是这列制造业列车的最后一站。与此同时,韩国和日本对中国形成了贸易盈余。印度绕开这一过程的唯一途径便是将自己融入东亚供应链。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进口中国产品对印度消费者和印度公司都有利。廉价的中国消费品使印度人的生活水准得到提升;中国的进口产品同样也给印度本土产品带来了竞争,并鼓励它们不断创新。
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贸易或许经历了爆炸式增长,但这些数字仍有很大的机会继续增长。印度不应该限制进口,而是应该改变繁琐的管理规定,增加其制造业能力和出口。尽管中国对印度出口产品施加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有许多让人抱怨的地方,但不再埋怨别人,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同样将令印度受益。因此,即便中美打响贸易战,印度最佳的选择并非选边站,而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未来数年,中国将进口总额达10万亿美元的产品,并向海外投资5000亿美元。印度应该努力从中分一杯羹。中国和印度应该携手合作,挖掘双边贸易潜力,并更好地促进双向投资,以逐渐解决贸易赤字问题。(作者是“投资印度”公司中国和东南亚区负责人,本文由王晓雄翻译)
徐立凡:奥巴马和莫迪,互相需要什么2015-01-26 |
钟 声:大国良性互动符合地区共同利益2015-02-02 |
纪明葵:美国撤走“爱国者”意在向俄示好2015-10-16 |
张敬伟:中日高铁在“两印”博弈,谁能胜出?2015-12-15 |
印度不会做美国制华的副手2016-04-21 |
印美握手激怒中国?大国关系不是过家家2016-06-13 |
印度投进美国怀抱?它哪有那么傻2016-08-30 |
美联储等待特朗普的“胡萝卜加大棒”2016-12-13 |
特朗普对华出牌明朗化 贸易“战备”不可缺2016-12-23 |
南方周末刊发年终长篇特稿:十八大以来这四年2016-12-2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