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法国大选没有“黑天鹅”,未能产生历史上的首位女总统。对这一结果,法国、欧盟乃至世界的多数群体都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甚至连一些女权组织也表态予以欢迎。不过,人们在迎来历史上最年轻法国总统的同时,却依然难以用轻松的心态去面对一个被撕裂的法兰西。
一场历史性的选举
2017年大选被称作是法国数十年来最重要的一场选举。这场备受关注的大选也的确在多个方面创下纪录:法国传统的左右翼两大政治势力首次被同时排挤出博弈场的中心位置;极端政治势力空前得势,极右翼和极左翼党派的候选人在初选中累计获得了40%以上的选票。不过,在被视作亲欧派与脱欧派对决、全球化与民粹化博弈的第二轮投票中,支持全球化、采取亲欧盟政策的马克龙最终战胜了极右翼的玛丽娜·勒庞。
作为一场历史性的选举,法国此次大选极具风向标意义。法国大选刚刚尘埃落定,英国又将在一个月后迎来大选,而德国大选也将于四个月后举行。半年之内,欧洲三个大国接连举行的大选,无疑会对欧盟乃至世界政治的未来趋势产生重要影响。
作为三场大选中的第一场,法国大选由于面临严峻的国内形势和复杂的政治博弈,最为外界忧虑。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龙的胜出对于法国建制派和欧盟而言,具有确定无疑的重大意义。如果说2016年的英国退欧和特朗普当选标志着“逆全球化”的兴起,那么,马克龙的胜利,堪称是迄今为止西方世界对“全球化后退”趋势的最重要的一场成功阻击。
法国选择了连续性
在大选最终结果揭晓当天,“国民阵线”领导人玛丽娜·勒庞承认败选。在她发表的简短祝贺声明中,她特别提到,马克龙胜选意味着“法国选择了连续性”。
玛丽娜·勒庞的表态,或许暗含着对民众“求稳”心态的批评。在历史上,以大革命著称的法兰西在面对不确定性时,通常会选择通过激进的方式实现国家变革。在大革命发生以来的200余年中,法国又发生过多次革命,建立了五个共和国。如果此次激进的极右翼政党主掌了法国,其带来的冲击或许并不亚于一场革命。
百余年前,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出版了其传世名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这位世界级的心理学家也让勒庞这个姓氏广为人知。无论勒庞父女是否曾经熟读古斯塔夫·勒庞的著作,但作为激进政客,他们都在政治实践中成功运用了大众心理学的理论。不过,极右翼势力能够得以壮大,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于欧盟和法国自身出现了严重问题。植根于当前“欧洲病”的法国痼疾,既包括发展停滞、失业严重等经济问题,也包括秩序和安全缺失、共识破裂等政治和社会难题。玛丽娜·勒庞虽然最终败选,但滋生极端政治主张的土壤依然存在。
马克龙领导的“前进”运动被看成是中间力量的代表。不过,其提出的著名口号“非左非右”,更多只是表达了一种政治立场或倾向,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或举措。
就政治实践层面而言,国内问题越积越多的法国已经陷入了政治变革的两难之中:一方面,积重难返的法国需要“一揽子解决方案”,需要治重症的“猛药”乃至革命性举措;另一方面,虽然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但当前弊病缠身的法兰西却像疲弱的病人一样经不起“折腾”,极端的政治举措既不符合全球化的潮流,也难以为西方世界的主流所接纳。世易时移之后,昔日的高卢雄鸡已经难以承受一场哪怕是“和平革命”的洗礼。
在胜选之后,马克龙表示将努力消除法国的分裂,消除恐惧,把法国人民团结起来。不过,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马克龙面临着重重考验,其关键在于如何将“非左非右”的政治口号转化为“超越左右”实际政治举措。同时,如何重拾被撕裂的政治共识,在坚守政治连续性的同时推行根本性的革新主张,将决定着这位年轻总统政治生涯的历史评价。或许,在左翼、右翼两大政治力量之间“走钢丝”的马克龙应当记住《乌合之众》的作者古斯塔夫·勒庞的话: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淘汰,就没有进步。
法国被“撕裂”之后
一年前,在各派政治力量纷纷开始为此次大选造势的关键时期,马克龙从法国传统两大政治力量之一的社会党脱离,组建了名为“前进运动”的新党派。他的政治冒险行为在当时并不被人们看好,也很少有人真正相信时年只有38岁的马克龙会在一年后坐上总统宝座。
马克龙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其“非左非右”的政治主张颇具吸引力,切中了广大中间选民对政治极端化发展趋势的担忧;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承认,他能够在短时间内成为最闪耀的政治明星,进而吸引大批支持者,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其年轻帅气的形象和雄辩的口才。然而,魅力四射的政治形象虽然有助于在短期内赚取大量选票,但如果不能在执政后取得实际政绩,马克龙竞选期间积攒的“人气”或许并不牢固,甚至可能在任期结束前就化为乌有。
热情浪漫的法国人有崇拜英雄的传统,但也习惯于随时抛弃让他们感到失望的政客。正如《乌合之众》中的描述:“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名望越高,反应就会越强烈。”五年前,奥朗德当选总统时曾同样被法国人寄予厚望。人们普遍相信,这位熟悉经济事务、经验丰富并颇具理想的政治人物,多少能够帮助法国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但很快,由于奥朗德执政表现欠佳,国内经济疲软、失业率居高不下、恐怖主义多发和社会矛盾尖锐等问题日趋严重,他的支持率一度沦落到可怜的4%以下,成为“法国历史上最不受欢迎的总统”。
当然,我们与其责备奥朗德的“无能”,毋宁说他不幸赶上了历史性大危机之后格外艰难的时世。实际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多数国家政府的日子都不好过。比如,在债务危机最严重的2011年,欧洲的五个危机重灾国家全部发生了政府更替。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刻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欧洲和法国的形势并没有根本好转,甚至在不少领域仍在继续恶化,而其带来的“政治后遗症”却愈发凸显。民众对政治人物的信心和耐心不断被侵蚀,建立在“民意”基础上的政治合法性变得越来越脆弱,随时都可能出现崩塌。
在赢得大选之后,不到四十岁的马克龙已经成为“时势造就的英雄”;然而,身染沉疴、久病不愈的欧洲和法国需要的是根本变革,而不是政策上的修补和微调。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马克龙要想真正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乃至成为“重振法兰西”的伟大总统,还必须让自己成为“造时事的英雄”。为此,这位在婚姻选择中表现出惊人勇气的政治新星,还需拿出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有效方案,迎接未来的重大不确定性,在随时可能到来的各种政治风暴中做好搏击的准备。
文汇报:学好用好政治经济学2014-07-17 |
自觉把握治国理政大逻辑2016-06-01 |
把握改革方法论2016-08-05 |
让世界知道中国2016-08-15 |
从S.A.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奖看诺贝尔文学...2016-08-26 |
全面深化改革三年了2016-11-15 |
南方周末刊发年终长篇特稿:十八大以来这四年2016-12-26 |
法国大选会不会再现“黑天鹅”?2017-04-25 |
法国退出欧元区无利可图2017-04-26 |
如何变革,法国面临历史性选择2017-05-0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