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疫物资为何能顶上去-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国际

中国抗疫物资为何能顶上去

白明
2020-06-02 09:15:2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特殊时期,中国制造的防疫物资之所以迅速顶上去,除了产能在全球靠前外,根本原因在于具备市场应变与组织协调这两大能力。中国防疫物资出口对于全球抗疫来说不仅是解燃眉之急,更可以说是成全他国之“益”与彰显本国之“义”的有机结合。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各国对于抗疫物资的需求激增。仅全球口罩的消耗量每天至少数以亿计,根据4月初的调查,全球各医疗机构的呼吸机拥有量也仅能满足需求量的1/10。为解各国抗疫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中国可以说是出了大力。今年3月和4月,短短两个月时间,全国海关共验放出口主要防疫物资价值712亿元,仅仅口罩的出口数量就达278亿只。

  作为当今世界的制造业大国,中国绝大多数种类抗疫物资产能居世界之首。例如,中国的口罩生产能力占全球一半以上。这段时间,中国抗疫物资相关行业规模大、产业链完整的优势也充分发挥出来。

  但是,疫情突如其来,纵使平时有再大的产能也无法应对天量订单的不期而至。要知道,平常日子,国际市场上与抗疫有关的产品市场规模有限,供求大体平衡,但这次疫情的暴发是突发事件,短期内国际市场抗疫物资供不应求在所难免。在笔者看来,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够为全世界抗击疫情做出贡献,除了本身产能在全球靠前外,根本原因在于具备市场应变与组织协调这两大能力。

  一方面,相关生产企业对国内外市场突发状况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中国疫情发生时许多抗疫物资生产企业处于春节期间停工放假状态,复工复产的难度可想而知,但相关企业还是想方设法为复工复产创造条件,包括积极组织人员返岗、改善员工防疫条件及相关待遇等。截至2月7日,全国口罩生产企业按产能计算的复工率就已经达到73%,而3月和4月间,全国口罩日产能比疫情暴发前增加21倍。

  另一方面,在现有的产业生态下,组织协调能力支持了抗疫物资产能的扩张。如果离开产业链的协同联动,任何一家企业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单独扩张产能。国家发改委从落实原材料供应、解决物流困难等方面入手出面协调,有序组织重点领域企业复工复产。面对下游口罩产能的迅速扩充,口罩重要生产原料之一熔喷布的供应在国内市场严重短缺。在国家的统一协调下,中石化加紧建成了年产能超过1.35万吨熔喷布的全球最大生产基地,这些熔喷布可用于生产135亿只口罩。

  尽管国外对于中国的抗疫物资需求量巨大,但生产抗疫物资同样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我们强调不义之财不可取,对假冒伪劣必须要零容忍。国外对中国的抗疫物资需求越是迫切,我们就更是诚信当先,政府部门在质量监控上决不马虎。为此,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4月25日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疫物资出口质量监管的公告》。在对外贸易管理上,已经对许多需要防范的角落予以重视。例如,鉴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呼吸机、红外体温计和非医用口罩出口需要满足相关质量监管要求,近日国家已经暂停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项下的简化申报等通关便利化措施。不难看出,在出口抗疫物资方面,中国政府一直在致力于规范抗疫物资的出口市场秩序,把合格的防疫物资提供给国际市场,积极支持各国抗击疫情。

  通过这次疫情不难看出,我们做到了“大”有作为。我们的确要“做强”中国制造业,但切不可因此而忽视中国制造业的“做大”。假使没有这么完整的产业链作为支撑,没有如此庞大的规模经济作为保障,中国生产的抗疫物资也很难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为世界各国的抗疫出力。

  此时此刻,我们也需要有更长远的思考,那就是疫情结束后这些抗疫物资的巨量产能何去何从?中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之首,除了必须要有应急保障能力外,也需要有应急物资产能转换能力。在这次全球抗疫过程中,我们的相关产业做到了从平时状态到应急状态的产能转换,如生产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开始生产口罩,而等到未来疫情趋向平稳,相关抗疫物资的产能必然会大量闲置,到时候又如何让应急产能回归到正常产能?这是企业要考虑的问题,更是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从政府的相关征用与补偿机制入手完善立法体系,确保平时产能与应急产能的转换顺利。

  总而言之,中国防疫物资出口对于全球抗疫来说不仅是解燃眉之急,更可以说是成全他国之“益”与彰显本国之“义”的有机结合。

  (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