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抗疫中的“不平等”现象亟待共同应对-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国际

国际抗疫中的“不平等”现象亟待共同应对

钱镇
2020-06-09 09:24:50  来源: 光明日报

  一部人类史就是与歧视抗争的历史。《世界人权宣言》庄严宣告:“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然而,细观世界各国的疫情防控,就会发现,疫情对穷人、老人、女性、少数族裔等的影响尤其严重,弱势群体遭受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实现平等的理想之路并不平坦。

  穷人遭遇疫情,要比富人难过得多。以美国为例,白领们可以远程办公,富人们可以躲进乡间别墅,他们的安全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穷人们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从事高风险工作,更容易被感染。结果,穷人比例越高的地区,疫情就越严重。曾担任劳工部长的美国经济学家赖希指出,疫情暴露出美国新的阶级分化和不平等,四个新的阶级引人注目:领取和居家隔离前差不多薪水的远程工作者;护士、保姆、卡车司机、环卫工人、警察等基础劳工;曾在零售业、餐厅和酒店等处工作的无薪者;监狱、非法移民拘留所、印第安人保留地、无家可归者的收容所等处的被遗忘者。后三个阶级中,穷人、非裔和拉丁裔人占比较高,受感染的比例也远高于其他群体。

  居家隔离和保持社交距离是阻隔病毒传播、控制疫情的有效手段,可是,对穷人来说,居家未必就能隔离。在印度孟买的一个贫民窟里,2平方公里的面积里居住着100多万人;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住着10多个人;破旧的棚子一间挨着一间,掀开帘子就是别人的家;上千人共用一个厕所。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怎么实现居家隔离?怎么保持社交距离?

  疫情中,性别不平等和性别暴力也更加突出。联合国妇女署4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亚太地区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而加剧,可能会造成妇女和女童的处境更加艰难。在拉丁美洲,性别歧视比较严重,甚至有性别暴力。一份报告显示,在阿根廷,隔离措施使女性遭遇更多暴力。

  老年人能不能够、应不应该在疫情中得到平等对待,更是对现代文明的拷问。国际抗疫中,中国救治重症老人的情况被视作人道主义案例。但很多国家的养老院成为重灾区,被感染的老人也很难以同等的机会被收治。在以高福利著称的北欧国家瑞典,政府在3月份发布一份指导文件规定,在重症监护资源紧缺的情况下,病人的生理年龄可以作为优先选择救治的分级指标。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欧美其他国家。

  疫情中,平等在国籍和种族面前也打了折扣。新加坡行动早,措施有力,有效地保护了本国公民,曾被视作抗击疫情的典范。4月中旬,新加坡的感染者数量陡然上升,而被感染者主要是外籍劳工,可见对他们的保护还力有不逮。有众多外籍劳工的阿联酋也发生了类似情况。在瑞典,外来移民和难民群体成为疫情的重灾区。

  除了非本国公民难以享受到与本国公民同等待遇之外,种族主义势力抬头就更值得警惕了。疫情发生后,亚裔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着愈演愈烈的种族歧视和种族仇恨。在美国,每天报告的针对亚裔的歧视事件有100起左右,包括言语骚扰、刻意回避、殴打等。在澳大利亚,有人谩骂亚裔人士,称他们是“病毒携带者”,对他们进行威胁,甚至发动袭击。在阿根廷,开在贫民窟附近的华人店铺被抢劫。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平是中国一贯追求的目标。在抗疫过程中,中国政府坚守人道主义底线,维护弱势群体权益,即便医疗资源紧张,也绝不放弃救治高龄患者,做到了应收尽收、治疗费用全免。这些做法,是对平等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但面对整个国际抗疫大局,中国一己之力是不够的。各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强国,都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国际秩序更加公正合理,对他国的不幸伸出援手,从根本上解决国内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平等对待生活在本国的不同人群,坚决扼制种族主义,如此,人类的生存环境才不会恶化,我们才会拥有光明的未来。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