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合作迎来新契机-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国际

中欧合作迎来新契机

李骥志 王子辰
2020-06-24 10:11:14  来源: 北京青年报

  第二十二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22日以视频方式举行。此次会晤在中欧新冠疫情趋稳、经济亟待恢复、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举行,是一次各方期盼已久的高级别对话,为中欧在“后疫情时代”展开多领域合作带来新契机。

  本次会晤是中方领导人同新一届欧盟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也是新冠疫情暴发后中欧之间最高级别的机制性交往。会晤原定于今年3月举行,因受新冠疫情影响而推迟到6月。可以说,这是一次双方都期盼已久的对话。

  这次会晤涉及话题广泛,从贸易到投资,从卫生合作到经济复苏,从气候变化到多边主义,从国际形势到地区安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双方开诚布公,就一系列问题交换了意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认为,这次会晤是一次“良好的开始”。

  此次会晤适逢中欧新冠疫情逐步趋稳、复产复工稳步推进的时间节点。自疫情发生后,中欧双方守望相助,团结抗疫,在多边平台上有效沟通协调,展现出责任与担当。此次会晤有助于加强中欧经济复苏合作,进一步促进中欧双方战略互信和互利合作,提升务实合作水平,为疫情之后的双边关系发展指明方向。

  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欧在“后疫情时代”拥有广泛合作空间。双方不仅可以加强经贸合作,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在合作应对新冠疫情、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数字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大有可为。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日均贸易额超过10亿欧元,经贸关系极其活跃。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双方需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维护中欧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欧洲一直高度重视中国市场。中欧多年来就双边投资问题展开谈判,希望能在今年签署一项全面的双边投资协定。在此次会晤中,中欧领导人重申致力于在2020年达成中欧投资协定,同意将尽最大努力尽快就公平竞争方面的规则达成共识。这一表态向业界释放了积极信号。

  中欧双方在抗疫方面也有很大合作空间,中欧在疫苗研发等领域的合作对全球来说至关重要。越是在全球范围内加深合作,越有利于各国早日走出危机。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高级研究员贝特霍尔德·库恩认为,欧盟和中国合作有助于经济早日复苏。除加快推进投资协定谈判外,双方还可以在绿色发展、气候变化等领域加强合作。

  今年是中欧建交45周年。回顾过往,中国同欧盟关系保持了合作主基调,增进了双方人民的福祉,也为世界注入了更多稳定性。当前世界面临很大不确定性,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应对全球性挑战,只有通过对话协商才能化解矛盾冲突。

  中美、中欧和美欧是当今世界至关重要的三对关系。当前,全球陷入公共卫生危机,而美国又正值总统大选年,在此背景下,平稳的中欧关系有助于维护世界秩序、促进经济复苏。

  库恩认为,欧洲和中国都是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眼下,世界上民族主义抬头,单边主义盛行,多边主义遭受巨大压力。在这样的时刻,中欧进一步开展互利合作,落实承诺,有望为多边主义再次注入活力。

  冯德莱恩也指出,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世界秩序面临挑战,这些问题进一步凸显了中欧合作的必要性。她说,不论是在贸易、气候、科技还是在保卫多边主义方面,中欧合作在当下都具有积极意义。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一周看点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