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评:中欧关系的世界意义体现在哪?-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网评

国际

海外网评:中欧关系的世界意义体现在哪?

戴尚昀
2020-06-24 19:40:14  来源: 海外网

  6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这是中方领导人同新一届欧盟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也是新冠疫情暴发后中欧之间最高级别的机制性交往,为打造更具世界影响力的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指明方向。

  6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图源:新华社)

  中国同欧盟建交45年来,中欧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但一直保持着合作的主基调,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笼罩全球,世界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的世界意义体现在哪?

  中欧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同行者。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逐步深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渐紧密,各国安全也相互关联。随着国际安全局势日趋复杂,世界上没有哪一方,能够靠一己之力应对全球的安全挑战。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联合体,习近平主席鲜明指出,中欧要做维护全球和平稳定的两大力量。在维护伊核协议的有效性、维护阿富汗等冲突地区的和平安宁上,中欧携手合作,都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难点;在对外援助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上,中欧亦贡献良多,欧盟及其成员国官方发展援助的拨款曾超过了全球发展援助总额的一半,而中国则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新冠肺炎的蔓延令当前世界政治和安全领域面临诸多挑战,中欧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欧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将出现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经济状况。随着部分国家谨慎复工复产,“后疫情时代”各国都面临着经济增长的挑战。习近平指出,中欧两大经济体应该发挥世界经济“双引擎”作用,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共同支持科学有序复工复产。“双引擎”一词早在习近平主席2014年访问欧盟总部时就提过,此时强调更体现后疫情时代中欧对拉动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作用。中国社科院欧洲国际关系研究室主任赵晨表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增长1.2%,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能在2020年实现正增长,这对世界经济而言本就是一个利好的消息;而以服务业为主的欧洲经济在解封后也将快速回升,并有望在2021年实现反弹,扮演世界经济复苏的“另一个引擎”。赵晨认为,中欧经济“双复苏”,将成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主张经济全球化的中欧联起手来,有利于拉动风雨飘摇之中的世界经济尽快走向复苏。

  中欧为维护多边体制树立典范。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流行”,再一次让国际社会认识到只有国际合作才能应对全球性挑战,深刻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此次会晤中,“国际抗疫合作”“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对话合作”成为关键词,揭示了世界两大重要政治力量在面对疫情时的责任和担当。自疫情暴发以来,中欧通过提供医疗物资、派出医疗专家组等一系列形式互帮互助,共克时艰;面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欧都承担起为全球提供公共卫生产品的责任。赵晨认为,中欧双方都愿意采取多边、互惠互助的方式来共同应对疫情,并且中欧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球防疫形势的走势,中欧未来将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多边合作的坚定支持者。

  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赵晨表示,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的观念上,中欧都主张维护多边主义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德国总理默克尔在疫情期间多次提到了中国的重要性,强调要有决心承认中国在国际机构当中占有的一席之地,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以及卫生安全领域也可以而且必须与中国更进一步合作。

  可以预见,中欧双方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基础上,不断增进彼此理解和信任,在合作中扩大共同利益,将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产生更大的世界影响力。

编辑: 王晓超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