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施兵“找茬”大学英语教材一事引发广泛关注。无意间发现一本大学英语教材的错误,使得他开始了历时两年对大学英语教材的“找茬”历程。通过查阅100多本教材和资料,他撰写了一份近30页的《大学英语教材质量分析报告》直谏教育部。对此,教育部表示,有关出版社对查证属实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更正或将在教材的修订改版过程中更正。教育部将对高校教材建设与教材质量提出明确要求。(11月18日《京华时报》)
教材代表着规范,尤其是语言类教材,更是起到示范作用。如果教材出差错,不仅贻误学生,更影响将来社会的发展。可近年来,从中小学到大学,教材屡被“编外啄木鸟”挑出差错,甚至还有低级错误,令人大跌眼镜。还好,教育部要求更正错误,并将在今后对教材质量进行再加强。可问题是,经过教材编写组以及出版社等“三校一读”流程的教材怎么就出错了呢,甚至是一大拨错误?
在笔者看来,教材出错,根本原因在于人的浮躁。虽然说差错难免,出版物也有差错率,但发生低级错误甚至出了一堆错误,就太说不过去了。近年来,教材市场放开,教材的多元化让教材出版竞争加剧,一些出版商重利轻质,注重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搞好关系推广教材,却不愿意花精力去打造高质量的教材内容。而大学问题更严重,为了彰显“教学科研实力”也好,为了节约教学成本也罢,教材往往是自编的,差错更是从未间断过。再一方面就是近年来出版社商业化气氛浓厚,“给钱就能出书”已成明规则,至于图书质量往后靠。
中小学教材出错,大学教材也出错,已经不是一个小问题,事关国民素质根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总不能一代代人从课本上学错误的知识吧?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教材编写的规范,完善教材编辑出版流程,建立严格的教材审阅制度。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组织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参与审校,并形成制度化。与此同时,建立教材差错责任追究制度,严厉惩戒粗制滥造的出版社、出版人及有关部门监管人员,严重者取消其编写、出版教材资格,是教育部门人员失职的还要追究行政责任。以重典封堵教材差错,刻不容缓。
展 江:谁来制止教材领域新的“国进民退”?2010-09-21 |
课本如何少些“常识性错误”?2011-03-14 |
郑渝川:人教社缘何怠慢提意见的教师2011-04-18 |
郭杨阳:粗制滥造的德育教材扼杀孩子创造力2011-12-20 |
李代祥:学生用书岂容藏污纳垢2013-07-08 |
李代祥:叫停之后,还需追责!2013-07-12 |
王学进:将选用教材权利交还给广大师生2013-07-15 |
人教社的错该怎么认?2013-12-05 |
罗四?:应试英语也有不得不爱的理由2013-12-10 |
教材出错2015-11-1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