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2月6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与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是三位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在“诺贝尔周”首度与媒体直接交流。屠呦呦在这次与媒体的交流过程中,先后三次提到自己“工作尚未完成”。
屠呦呦的“工作尚未完成”是指,青蒿素的耐药性问题已经出现。“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我为这个药(青蒿素)的前景感到担心。我希望关心疟疾的各位能够共同努力,延缓这种可能性的出现。”
在荣誉面前能看到存在的问题,足显一位科学家的冷静和理性,事实上,这也是严峻的现实迫使屠呦呦和其他防治疟疾的专业人员必须采取的一种理性和科学态度,并且要深谋虑,对未来进行未雨绸缪。但事实上,现在考虑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已经是“有雨绸缪”了。
现实的情况是,疟原虫的耐药与人类抗击疟疾一直在进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较量,而且疟原虫的耐药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世界上疟原虫耐药性最严重的地区当属亚洲的湄公河三角洲。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疟原虫就已经两次对关键药物,如氯喹和乙胺嘧啶等药物产生了抗药性。疟原虫的耐药是因为其基因产生了突变,而且,从那时起,疟原虫的耐药基因已向世界各地传播。
20世纪70年代,以屠呦呦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发现了青蒿素,并研发了一系列以青蒿素为主要材料的青蒿素成品药,抑制了疟疾的耐药性。但是,30年后,疟疾的耐药性再次出现。2003年至2004年,首例青蒿素耐药(ACTs耐药)病例出现在泰国-柬埔寨边界。2009年,以青蒿素为基础的ACTs对泰国、柬埔寨等国的一些疟疾已经明显失效。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承认,过去十多年,治疗疟疾最有效的青蒿素已在柬埔寨、缅甸、越南、老挝以及泰国边境地区越来越多的患者中失去作用。
所谓的ACTs是指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联合用药,即采用蒿甲醚A+B和青蒿琥酯两种复方成药(青蒿素复方联合疗程,ACTs)。本来,世界卫生组织倡导这种联合用药方式就是为了减少和延缓疟原虫的耐药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疟原虫对青蒿素的耐药性还是不可避免地增强和产生了。
其实,屠呦呦和其他专业人员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也都意识到,延缓疟原虫的耐药性首先在于要在用药方式上进行综合疗法。也因此,屠呦呦在担心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而感到工作尚未完成时,提出了一个为大家所认同的努力方法,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规定下使用青蒿素,尽可能延缓疟原虫耐药性的出现。不过,当疟原虫也对联合用药产生耐药性时,就要采用其他办法。
所以,第二个方法是,研发新的药物。但是,研发一种新药的时间和经济成本都是巨大的。当然,在科学的联合用药方式和研发新药之外,还可以针对疟原虫耐药的机理找到杀灭疟原虫的方法。现在研究人员确认,青蒿素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疟原虫的一个称为K13的基因突变,由此让其对青蒿素产生了耐受。研究人员也发现,K13基因位点在疟原虫的第13个染色体上,其编码的K13蛋白形状与风车类似。
针对这一点,一些研究人员提供了另一种解决疟原虫耐药性的方法,即用基因剪刀来修饰或剪切疟原虫的耐药性突变基因,这种基因剪刀已经被研究人员尝试用来切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体内细胞中的艾滋病病毒。
也因此,联合用药、研发新药和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去除疟原虫的耐药基因多管齐下,可以战胜疟原虫的耐药性。不过,“工作尚未完成”的观念其实说明,人类在与疾病的抗争以及在科研和其他工作中,永远都不会有完全的永远的成功,只有相对的局部的暂时的成功,所以要做好“不断革命”,不断工作和永远在路上的准备。
伍少安:屠呦呦得大奖是反思学术体制的好机会2011-09-15 |
王君平:青蒿素的成功能复制吗2011-10-20 |
新闻观察:看淡功名利禄 诠释科学精神2015-10-09 |
看淡功名利禄 诠释科学精神2015-10-09 |
张田勘:应对疟疾仍须努力2015-10-09 |
英雄的“出身”与“用武之地”2015-10-10 |
白 峰:屠呦呦获诺奖别成为娱乐噱头2015-10-10 |
董纯蕾:放下你的烟2015-10-20 |
搭便车2015-10-28 |
“诺奖效应”能推动中医走多远2015-12-0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