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编者按:每到假期,有偿家教就会成为热门话题,是广大家长和教师之间矛盾的焦点。多年来,为治理有偿家教,教育部及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几乎年年都发禁令,而且言辞一年比一年严厉,处罚措施也越来越严苛。然而,有偿家教却是屡禁不止,只不过从半公开转为全地下,越来越具有隐蔽性。
就像所有的教育问题一样,有偿家教现象产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不找到根源,只堵不疏,不仅不能彻底根治,反而会连带产生新的问题。今天,我们刊登的这3篇文章,呈现出有偿家教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形态,以及家长、老师站在各自的角度对有偿家教的态度。只有把相关利益群体的诉求摸清楚,治理有偿家教的措施才能更有针对性。
我有位朋友在本地一所重点高中任语文老师。在江苏这个高考总分只认语数外三门的省份里,语文老师在工资之外的“自助收入”方面基本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等阶层。比上不足者,它远没有数学、外语老师那么火,身边总也少不了各种层次的学生缠着提优补差,所以语文老师的节假日总是“闲”多于“钱”;比下有余者,盖因语文学科毕竟属于高考大户,文科200、理科160的高额分值谁也不敢小觑,尤其是那些在语文科目上缺胳膊少腿的孩子总得在这块短板上多些投入,所以一名好的语文老师业余时间里是绝对不可能无人问津的。虽说不能像一些重点中学的数学名师那样一个寒暑假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地赚,但平日挣点儿买水果冷饮的费用还是不成问题的。再说我那朋友在作文指导上很有一手,故隔三岔五总会有一些学生慕名到其门下请他指点。朋友倒也算精神、物质双充实。
去年暑期我这朋友新接手了一个高三班,按照往年的惯例,高二升高三的这一年的暑假完全就是“假放”——学校都会组织集体补课,而且默许老师向家长收些辛苦费。虽说不是无偿,但一般老师还是不大情愿:一是冒着高温备课上课批阅作业,得有很好的体格和耐受力;二是学校组织集体补课往往不如个人办班或为某些大户做专职家教挣钱容易。无奈今年出了点状况: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严厉禁止在职教师搞有偿家教,尤其是禁止集体收费补课,而且言之凿凿,动真碰硬。轰轰烈烈甚嚣尘上的教师有偿家教活动一时间似已偃旗息鼓。至少,学校、教师不敢公开组织集体补课了。
但是家教在中国,一直都是卖方市场。你想啊,高考算得上是当今中国相对最为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拔人才的平台了,谁都指望着通过这条道让孩子平步青云。所以,任你禁止有偿家教的口号喊得山响,学习上有缺陷学生的家长还是握着钞票病急乱投医般地四处求老师补课。明里不行,就暗地里操作。所以,一到了节假日,很多老师即被金钱或人情绑架,身赴某一安全场所,担负起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职责。这不,去年暑假一放,朋友所任教班级的家长便撺掇起来,在外租了间房,请这个班的几位老师腾出一个月时间为孩子复习指导。至于薪酬,自然不会低于国家劳动法规定的节假日加班享受三倍工资的标准。老师们一是碍着家长的情面,急家长之所急;二是觉得反正是自己的学生,早一天复习也是让他们早一天进入高三的状态,于是便答应了家长的请求,顶着酷暑烈日为一个班的学生上了一个月的课。自然,家长们也兑现了允诺,将老师的加班费按标准打到了老师的账户上。
孰料,还没等这笔钱焐热,学生家长的举报电话便已打到了老师所在学校校长室和教育主管部门:一些教师违背职业道德,利用暑假集体办班,搞有偿家教。如果学校和学校主管部门不严肃处理,他们将保留继续上告的权利。学校一声令下,要求教师将所收学生家长的补课金在规定期限内悉数退还,否则后果自负。老师们一个个将所收款项完璧归赵——一场闹剧才就此罢休。
朋友虽说因为辛辛苦苦一个月鱼没捞着反惹一身腥而郁闷,但依然丝毫不怀疑多数家长的诚意。而以我这小人之心揣度,倒觉得这更像是预设的一个陷阱,一个局。因为时下正当“狠抓师德行风建设,杜绝有偿家教”的大环境,教师业余时间的教学行为只要一与“钱”字沾上边,便和“有偿家教”有着脱不尽的干系。暑假补课,且收了酬薪,不是“有偿”也是“有偿”了。学校对此类现象避之唯恐不及,教育行政部门更是嫉恶如仇,一旦有人举报,只让你退出所得不给你上纲上线已算放你一马了。
我不解的是:这种在长假当中老师牺牲休息时间给学生上课,按劳动法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到底算不算“有偿家教”?还有,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如今怎么落到了这般田地?
“尖子生沙龙”的得与失2010-06-30 |
形同虚设2010-08-16 |
补课“拉锯战”是应试教育的怪胎2013-07-12 |
科教时评:补课“拉锯战”是应试教育的怪胎2013-07-12 |
不妨听听“求补课”背后的诉求2013-10-25 |
科教时评:不妨听听“求补课”背后的诉求2013-10-25 |
烨 泉:法治信仰是律师职业道德建设之本2014-06-06 |
陈 凌:知行合一,赢得信心与信任2014-10-23 |
普沙岭:“车脏罚款”:法治不只是法条上的...2015-12-01 |
警惕预付卡消费成陷阱2016-01-1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