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高考作文不是工业产品
张秋达
//www.auribault.com 2016-02-15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分数趋中率高,是高考作文中的痼疾,广为诟病。山东大学文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先生对此曾有个统计:二等作文卷占75%~80%,一等占8%~10%,满分作文凤毛麟角,35分以下的三、四等不到20%.

  二等分占比重过大,其结果往往导致考高分困难;考前稍有准备就可以拿40分上下,只要完篇而不严重离题,也不至于落入三、四等。这样的赋分结果,首先体现在不能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影响考试的公平性;其次影响中学作文教育,作文训练与不训练一个样,制约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所以,在高中阶段有一个观点很流行:与其指导学生写3年作文,不如指导学生练3年书写。

  如何使作文得分能比较正常地反映学生真实水平,给学生以基本的公平,一直是作文阅卷过程的难题。吕贻晓老师在《高考作文判分能否实行流水线作业》(见《 中国青年报 》2016年1月18日10版)一文中提出 “专项双评差值阈限”对策,即由现在流行的“一人综合判分”模式,改为“分工专项判分”模式,对内容、表达、发展等级这三项设置双评差值阈限。

  这固然是一种评判的思路,但实行起来问题可能会不少。首先,高考作文是一个整体,难以分割成一块块。我们可以从内容、表达、发展等角度来审视一篇文章,但又很难从这些角度进行逐一分析并打分。毕竟作文不是工业产品,不是由一个又一个的零部件组装而成。用工业流水线的方法来进行质量监控和评判,是很难行得通的。

  其次,以前的实践证明,分项打分的结果,存在误差同样很大。阅卷者在专注于某一项时,往往用放大镜来看,放大了评分要求,导致高分常常觉得下不了手。在试行网上阅卷之前,有不少省市按照《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逐项打分,将60分的分数分成基础等级(内容和表达,各占20分)和发展等级(20分);将每项20分又切分成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逐项打分,得分相加的结果,往往低于阅卷者内心评判的结果。所以,许多老师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出现,总是先有一个的总判分,然后分项填入分数。

  当然,吕老师倡导网上阅卷分工专项判分,与以前纸质阅卷时分项打分有一定的区别,但我还是担心另一个问题的出现:低分的人数大大增加,导致新的不公平。不仅作文分项打分存在如此弊端,其他考核分项打分中也存在同样问题。如果你有参加结构化面试评委的经历,你就会发现,先分项赋分,然后计算总分,其分值一定低于你想给的分数。到后来一定是心底里先一个总分,然后逐项分解。

  如何来化解上述问题呢?

  首先要淡化基准分。为了减少无效卷,阅卷老师往往有意无意向基准分靠拢,提高所谓的达成度,导致中档分密集。近几年来,浙江高考作文阅卷已经注意到了分数趋中率相对较高的问题。淡化基准分、平均分,打分依据一凭审题,二凭基本功,打分原则坚持综合判断,分等参照。倡导优秀作文要大胆向上打,水平低下的作文往下打,最大限度减小肚腩。

  其次,适当划分得分比例。温儒敏先生曾建议调整高考作文评分等级标准,实施评分正态分布。将得分分为四等,二等分占50%~60%为宜;提高一等的比重,可以达到15%左右。通过规定性指标,提高区分度,从而较好体现出选拔功能。

  但是,这些技术性的调整是治标,难治本,因为作文阅卷的质量如何最终取决于阅卷者的责任心和专业素养。作文的阅卷过程比较辛苦,是对阅卷者体能和责任心的挑战;综合判断能力要求比较高,是对阅卷者的语文专业素养的挑战,这需要考试组织机构将考试的公平性真正落实在阅卷过程中,像重视监考工作那样来重视阅卷工作,精心挑选和培训阅卷者;尊重阅卷者的辛勤劳动,充分保障阅卷者作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待遇;在阅卷过程中,充分讨论各类样文,达成共识,统一标准。

  高考作文占60分,是语文考试卷中分值最大的题目,也是所有高考学科中占分值最大的题目。我们在关注作文的命题质量的同时,重视作文的评判的质量意义重大。它不仅事关语文发展,更关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