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期待常萍式特聘成为重教学的起点
龙敏飞
//www.auribault.com 2016-02-16 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 更多

  2016年1月7日,河南大学内一场特殊的聘任仪式引发社会关注。退休3个月后,教师常萍被学校返聘为副教授,继续为本科生授课。在此前32年的教学生涯中,常萍的职称一直都只是讲师,河南大学也从未为某一位教授单独举办过聘任仪式。上过常萍古代文学课的学生大多会被她震撼:知识渊博、语言精彩且诗意,而她授课时的激情澎湃,专注投入更是鲜有老师可比。(2月15日《北京青年报》)

  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自己的老师很忙,但肯定不是跟学生忙,也不是准备教案忙,而是写论文忙,写专著忙。因为老师很忙,所以一些老师上课的质量,的确不敢恭维。

  如此现实,置于“重科研、轻教学”的现实语境下,似乎又在情理之中。人皆有趋利避害性,什么行为对自己最有利,什么决策对自己未来最好,那么其便会倾向于做出什么选择。当忙于写论文的预期成效高于忙于上好课的预期成效时,一些老师不再重视教学便不足为奇。

  大环境如此,“口碑教授”常萍的出现,的确是一个另类,但也是一个传奇。比如,在学生眼中,她很有本事,讲李白,仿佛她就是李白,激情万丈、潇洒狂放;讲王维,仿佛她就是王维,宁静淡远、通透旷达……虽然讲课很好,但她却有点“特立独行”的味道,从不出书、不写论文、不申报职称,甚至“两拒《百家讲坛》邀请”。

  一边是“常萍语录”因精彩无比流传于网络,另一边则是她教学32年仍然是讲师,才学与职称极不搭配的背后,正是对我国职称制度的一种反讽。

  如今,在“口碑教授”常萍退休3个月之后,河南大学返聘其为副教授,继续为本科生授课,这是一次“迟来的认可”,也是对当前职称制度的一种个案改革。

  与常萍情况有些类似的是,四川大学历史文化讲师周鼎,2014年12月,他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广为流传的《自白书》,其中写道,“一个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更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与常萍相比,周鼎的确没那么幸运,也没有迎来迟到的加冕仪式,但这背后所呈现的问题,却是完全一致的。

  对于此次“常萍式特聘”,除了需要鲜花与掌声,还需要反思与制度回应。无论是专家学者的建言,还是坊间的说法,都指出一点,重科研情教学的现象必须改变,在评定职称时,不能光看论文和著作,还要看教学水平和成就。

  尽管一些高校已经有自觉的改进,评出“教学型副教授”“教学型教授”,但这样的改革终究只是“星星之火”,没能形成“燎原之势”。若想从根子上改变人们的观念,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

  大学,终究应该是一个供大学生学习的地方,而不是其它。期待此次的“常萍式特聘”,能够成为教育界、高校界“重教学”的起点,让更多专注于教学的老师,能获得与他们付出同等的尊严。只有在制度上进行回应,这一切才会变得更加可期。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