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孩子“神回复”给家长上了一课
左中甫
//www.auribault.com 2016-02-22 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新学期又至,有位老同学在微信群感叹:前阵子,趁着寒假带孩子去国外旅游,专门到一所世界著名大学转了半天,目的是让孩子提前感受国外的教育环境。参观时,任凭大人磨破嘴皮解说,刚上小学的孩子并不感兴趣,一直自玩自的。回国后,问孩子对那所大学哪方面印象最深,回答居然是:“学校餐厅卖的热狗很好吃!”老同学立时无语。

  可想而知,大家笑成了一片。我也有类似“遭遇”。几年前,儿子上小学二年级,有次带他到南京“总统府”参观,一路上跟他大谈特谈这个地方厚重的历史文化,孩子听得倒还算认真。回家后,问他哪个地方最好玩,儿子乐滋滋地说:“里面有个金鱼池,喂金鱼最好玩!”

  辛辛苦苦出趟门,认认真真当导游,明明想要的答案和结果事关教育、历史、文化等高大上内容,得到的却偏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热狗、金鱼,还有比这更令家长崩溃的“神回复”吗?我相信,类似案例还有很多很多。问题在于:难道它们仅仅是家长们“带泪的幽默”、“开心的笑料”吗?在这些“神回复”背后,家长其实最应该品读出一些被忽略了的重要信息。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之深、之大,一定不亚于学校老师。但是,家长如何做老师、做一名合格和优秀的老师,却需要不断学习、总结、反思和提高。在此过程中,如何确保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符合孩子的成长实际、符合教育规律无疑十分重要。那些因为超越孩子身心发育阶段、违背教育规律而闹出来的“笑话”,非但不是孩子的过错,反倒应该成为促使家长反躬自省的生动一课。

  教有法,育有道。在诸多教育理念中,“因材施教”强调的正是“人不同,法亦不同”。这里说的“人不同”,既包括同一时期不同教育对象的差异,也包括不同时期同一教育对象的差异;这里说的“法不同”,就是要区分对象、针对差异给予不同的教育。对家长而言这其实并不容易,不少人习惯于从自身、从经验出发来认识孩子,总想着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笑在众人前,这就难免时常造成判断失准甚至完全不靠谱,最终的结果也往往难尽如己愿。

  有篇曾热传一时的网文说得好:当你和孩子说话时,请蹲下来,让自己与孩子处于同一高度。“蹲下来”,不仅出于教养和礼貌,更出于理解和尊重,理解孩子的视野、需求,尊重孩子的意志和愿望。“蹲下来”,你和孩子看到的世界才是同一幅图景,家长也才能通过换位思考让自己的教育意图与孩子的成长需要相适应。否则,一味家长本位、拔苗助长,闹点“热狗”、“金鱼”之类的“笑话”还是小事,耽误了孩子成才、成人,那就真的应了前人的那句告诫:“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其中的道理,值得家长和所有教育者深长思之。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