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什么样的吃苦才是人生的真谛
王子墨
//www.auribault.com 2016-02-29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近日,湖北随州二中女校长“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的演讲在网络走红,文章的内容大致是面向中学生的励志教育,鼓励以“吃苦”的方式,拼出优异成绩,改变自我命运。文章受到了网民热捧,“点醒了”不少成年人,也有企业的领导联系作者,希望其能帮助开展企业员工培训。

  我们不能否认吃苦的意义。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任何人,都需要有承受苦难的坚忍与毅力,向着理想拼搏,永远是值得肯定的价值观。为了美好的明天,接受各种艰难困苦的考验,这个论点是合乎逻辑的。

  然而,这个问题还可以讨论得更深入一点,或许可以让“吃苦”的哲学观更加丰富。就以该校长讲话中所举企业家马云的例子来说,从应试教育的角度,马云大概不算一个成功者:高考三次落榜。倘若马云一辈子蹉跎于应试教育,不断地“吃苦”,不考上理想的大学不罢休,演出一幕如“范进中举”的桥段,相对于自己创业的马云,大概也谈不上多“成功”了。

  所以说,“吃苦”有意义与否,关键是知道自己为什么“吃苦”,找对方向可能比埋头吃苦更有意义。

  居里夫人说过:“科学的探讨与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从学生时代的学习来说,或许本身就该有快乐,如今却变成了吃苦。或许这本身就该反思,学习就该这么苦吗?这位女校长在讲话中说:“好学生上一本,上‘211’,上‘985’,甚至上清华北大,而他们(指对应的其他学生)却要考虑去三本,去高职高专甚至考虑要不要南下打工”,这样的话有一定道理,但旁观者却可以思考更多,在强调职业教育的今天,在强调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原本爱动手的学生,具备经济头脑的学生,在某一方面具备突出能力的学生,却被通通逼上了追求高分这一条道路,似乎别无选择,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这能不“苦”吗?

  社会提供充足的可能性,保证每一个人选择如何“吃苦”的自由,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或许这样的吃苦才能真正成为人生的真谛。当然,这个议题太大,不是一篇校长讲话所能涵盖的,但公众倒不妨想得更远一些,对于个人来说,明确“吃苦”的目标更为关键;对于社会来说,有没有提供更为多样的机会,让每个个体命运具备更多选择,提供更公平的环境,让“吃苦”成为出类拔萃的途径,而不是掩盖不公平的麻醉剂,这些也许更能决定“吃苦”意义的大小。

  “吃苦”是值得肯定的,但也有质量之分。如“程门立雪”,为了求得学业精进,立在雪中等待,这样的吃苦令人动容;如“范进中举”,一个把中举视为全部生命意义所在,中举之日却精神失常,这样的吃苦令人心酸。所以,我们在倡导吃苦价值观的同时,其实也可以想想,什么样的吃苦才是这个社会需要的,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