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冒名上大学”事件不能只由学校自查
邓海建
//www.auribault.com 2016-02-29 来源: 西安晚报
分享到: 更多

  根据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初步调查结果,假王娜娜冒名顶替真王娜娜上学的事实成立。27日晚,该学院注销了假王娜娜学历信息。学院表示,事件中是否有人存在故意违法乱纪行为,仍在调查中。(2月28日央视)

  顶包事件被曝光后,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布成立专项调查组,并向有关院系等发出紧急通知,要求13年前当事人协助调查,并称“纸里包不住火,真相终将大白!”这样的态度,无疑是令人宽慰的。不过,同样令人如鲠在喉的是,仅仅靠涉事学院来自查自纠,真相果真能百分之百大白天下吗?

  这个问题,不妨化为三重现实的反思:第一,比如眼下,学校“注销了假王娜娜学历信息”,但如此恶性的顶包事件,即便对当事人来说,“注销学籍”算是怎样的罚单呢?靠欺诈与蒙骗获得的学籍与学历,再借此获得体制内职位与职称,如今水落石出,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又能管到哪步田地?

  第二,就在当事学校信誓旦旦宣布要“调查到底”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此前的事实——王娜娜称,“两个月间,我们多次去了沈丘县教体局、周口市教育局以及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结果又如何呢?要么成了被踢来踢去的皮球,要么摊手耸肩被告知“无从查起”。更重要的是,事发于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再由其组成调查组“彻查”,如此自查自纠,自由裁量权会否成全自家的“小九九”?

  高考招生公平,是代际流动的岸与堤。但总有寻租与犯罪,在穷孩子的人生路上,狠踩一脚、借势而起。从罗彩霞事件到王娜娜事件,若非意外“发现”,天大的冤屈可能就永远沉寂于时间的洪荒里。公众忍不住想问一声:究竟还有多少“彩霞”与“娜娜”,懵懂无知于自己的“被落榜”、在扭曲的另一条路上奔向未知的仓皇?

  当事学院的调查,自不可免,因为丑闻就发生在自家庭院里;但这样的“家丑”,刑法都在伺候着,又怎能让“家法”唱主角?刮骨疗伤也好,讳疾忌医也罢,学校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更独立、更高层级的调查机构,不能作壁上观,更不能放任公信消弭在看得见的焦虑与怀疑里。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