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关于“高考全国统考,让考生不受户籍限制”的建议,昨天引爆舆论对于高考话题的关注与热议。俞敏洪说,这个话题,他已经提了两年,目前有些课目已经纳入统一考试,所以循序渐进很重要。
俞敏洪的建议当中,关键点有两个,一个是怎么适应流动社会的发展形态,这是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再一个是触及了教育资源的公正公平分配,这是民众诟病已久的社会问题。但核心的还是怎么去面对教育的权益问题,怎么体现考试分数面前的考生平等,用一把尺子选拔人才。可以说,在高考这个话题上,没有什么理由比面对这个现实、扫清这些障碍,更加重要更有现实意义。
对于这个建议,舆论反应依然不一。持反对意见者,第一反应就是不现实。比如地方对于名校的教育资金投入问题,觉得这是一个具有福利性质的投入,所以北京也好、上海也好,它首先让本地的考生,在适当降低一定分数的前提下先享先得,属于无可厚非的事情。比如相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考生,由于他们在小学中学阶段所受到的教育资源有限,也可以相对减少一些分数,让他们得到更多更好的名校教育资源的享受,可以体现教育资源中的人性关怀。这些理由,其实强调的是局部权利,是忽视整体权利的表面公平,实际上掩盖的,是在这种高考形态、这种不一样的高考录取分数线面前的,对于既得利益者的一种保护。
还有一种认为不现实的,就是强调全国一本教材的弊端,强调全国一张考卷的僵化和万一泄题可能带来的风险,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通过技术层面解决的问题,恰恰都不是高考面临的真问题、大问题。比如不同地区的分数如何折算问题,在许多地方的中考阶段已经积累了经验,形成了具有科学含量的相对共识。所以,凡事有利有弊,但关键是这些利弊经过对比之后,看决策层如何取舍。
教育资源,不应该作为地方的福利来保护,也不应该作为福利来救济教育条件相对落后一些地区的考生,而是应该作为培养人才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资源,把一碗水端平,形成一个真正公正公平的高考录取机制、人才选拔机制。让考生在一个标准的考试分数上,全国流动起来。不要因为户口本的优势而伤害公正,不要因为救济去人为地伤害公平。对于欠发达地区的考生,应该通过发展经济、补助经济的形式去关爱,不是用降低分数的形式去补偿。
现有的高校招生考试,尤其是名校录取,有画地为牢的倾向,是对人才选拔上的一种扭曲与伤害。只要局部公正公平,不要全局的公正公平,它对考生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流动人口同样生活在一座城市,却不能坐在同一个考场上;同样的分数,北京上海考生能进名校,而外省外地的考生却进不了。但是,名校与名校之间,抢起各省各地的尖子生,却是挤破头、撕破脸。实际上这种行为方式,是名校通过拔尖,来打肿自己的脸充胖子。中国的名校很难挤进世界名校之列,与这种高考形式、与录取分数随意拿捏这把弹性“尺子”,是有一定的关联性的。
一把尺子量到底,把公正公平还给考生,这样的人才选拔机制,才能选出人才、培养人才。
单靠地方政府难圆流动娃求学梦2010-05-20 |
熊丙奇:解决“异地高考”的三种思路2011-03-11 |
志 灵:“异地高考”从来都不是技术问题2011-11-01 |
盛 翔:“异地高考”在山东开启的示范价值2012-03-01 |
张海英:异地高考改革多少问号有待开解2012-07-09 |
熊丙奇:推进高考公平,需公众参与博弈2012-09-17 |
房清江:公车统一标识要靠“催熟”而非“自...2013-10-11 |
广州日报:公检法“去企业化”的重要一步2009-07-30 |
胡 薇:居住证“落地”中的政策着力点2016-01-04 |
广州日报:公检法“去企业化”的重要一步2009-07-3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