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郑州市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一在校大学生因债务缠身无力偿还在山东青岛跳楼自杀,他死前发给同学的一段遗言,深深的震撼了我们。一个普通的学生是怎样背负上百万的债务,又是什么逼得他走投无路,以死相赎呢?(中国网,3月16日)
近年来,校园借贷在各个高校中悄悄盛行开来。它们用“拿钱快,无抵押,无担保”作为招牌来招揽学生选择自己的产品。可是,当学生们选择校园借贷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招牌背后的猫腻,最终被“贷”进了圈套里,甚至“贷”走了自己。
校园借贷之所以能够兴起,是因为贷款公司抓住了学生们的心理。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没有固定收入,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可是消费观念却十分超前,这就导致了一些学生入不敷出的状况。有些学生便不顾自己的经济能力,在过度消费中失去了理性。于是,贷款公司就趁虚而入,抓紧推销自己的产品,诱骗有需求的学生走进自己精心布置的圈套里。等到发现的时候,才发现已经悔之晚矣。
校园借贷的程序和管理不规范也是这些贷款公司的“秘密武器”。这些校园借贷产品不需要审核学生是否具有偿还能力就把款放给了学生,并且仅仅提供身份信息和照片就可以办理相关业务,这使得很多人莫名其妙地被“贷”了进去,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了“杨白劳”,天天忍受着贷款公司这个“黄世仁”的骚扰和威胁,这也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正规贷款都是需要本人办理,难道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都不会怀疑贷款公司哪里来的能力这么容易就把款贷给了自己?
这位小郑同学的悲剧足以引起所有高校的警惕,必须加强对学生相关的教育。首先,要端正学生的消费观,“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不是大学生应该提倡的消费方式,其次,贷款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都要向学生普及,这样才不会让学生轻易被贷款公司这个“白骨精”所蒙蔽,再次,高校自身还需要对进入校园的广告以及产品推销严把审核关,对于危害学生安全的东西要及时过滤。只有做到这些,学校才不会成为这些心怀不轨的人的“红灯区”。
希望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够擦亮自己的眼睛,提高警惕,不要让校园借贷的谎言“贷”走了最美的人生。
西安晚报:“扣证”2009-07-09 |
中国青年报:欠贷不还,除了“扣证”之外有...2009-07-09 |
东方网:“爱心伞”测试市民信用度2008-12-26 |
中国青年报:欠贷不还,除了“扣证”之外有...2009-07-09 |
武汉晚报:花钱和还钱都是独立成人的重要一课2013-03-19 |
人民日报:创业星火正燎原2015-05-04 |
放宽助学贷款,照亮寒门学子2015-07-13 |
邓海建:股潮退后,小鲜肉们还好吗?2015-11-27 |
燕山快笔2016-01-14 |
宁静校园经不起脱缰网贷的野蛮冲撞2016-03-1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