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科学精神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胡宇齐
//www.auribault.com 2016-03-18 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国务院近日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方案》要求,到2020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实现跨越提升,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由2015年的6.20%提升到10%以上。

  “赛先生”大规模引入中国将近百年,以科学精神助国人不断驱散蒙昧,滋养人才,攻克难关。目前,我们已在不少科技前沿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另一方面,时下的中国社会中,“伪概念”“伪科学”仍不时流行,“鬼神”之说还不时泛滥,折射出部分国人科学素养偏低的尴尬。科学素养整体稳步提升,但不同群体间不同步,不同地区间不平衡,是摆在眼前的现实。此次《方案》按“普惠共享、精准发力”的方针,提出实施四个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和六大工程,正着眼于此。

  应当看到,科学既有晦涩难懂、高高在上的一面,也有平易近人、贴近生活的一面。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科学素养更多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以科学方法认识、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远比单纯地掌握科学知识要重要得多。比如,能否在遇到新的科学名词时展开自主学习,能否在明显的科学谣言面前进行理性判断,能否在遭遇困难之时寻求合理方法等等。正是通过很多具体而微的事例,公众得以亲近科学,科学精神也才能最终浸润生活。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就不妨以百姓的日常关切为切入口,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倡导崇尚科学的社会氛围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当然,倡导科学精神并不意味着让公众迷信科学,这实际是一种科学理性。当今世界,没有科学是万万不能的,但科学也并不是万能的。在科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或因认识工具不发达,或受某种思潮影响,都曾出现过偏误甚至谬误。科学的发展,本就面临试错、纠错的过程。对科学保持一份理性,保持一份由此而生的宽容,才是公众对待科学的正确态度,也是提升公众素养需要涵盖的内容。

  公众素养是科技创新的土壤。研究表明,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30多个发达国家,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最低都在10%以上。从这个数据来看,目前支撑我国创新发展的群众基础还有些薄弱。别让全民科学素养成为制约创新发展的瓶颈,别让它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短板,我们任重道远。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