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幼儿园不教写字,家长为何恼火?
夏振彬
//www.auribault.com 2016-03-22 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日前,一位恼火的家长成为新闻主角。他打电话到报社发脾气说,孙子都上幼儿园了,字不会写,加减法也不会,每天只在学校里玩。他认为,老师不教孩子们学习,这是拿家长们的血汗钱开玩笑。(3月20日《南国都市报)

  这则新闻画面感太强,让一个爱子心切的家长形象“跃然纸上”。你可以感觉到他生气,又理直气壮;你会觉得他熟悉,贴地气,甚至常见,可能就是你的亲朋好友。近年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口号被很多家长奉为金科玉律,他们焦虑着,矛盾着,希望孩子有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又怕因此贻误终生,不得不攀比、竞赛,让孩子认字、算术、背诵、学英语,让孩子更快、更高、更强,从而使得幼儿教育“硝烟弥漫”。

  怎么办?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曾下发《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明确规定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这些年来,各地都出台相关规定,开展监督检查等执法活动,但收效并未尽如人意。有些幼儿园或者主动迎合市场需求或者拗不过家长的强烈愿望,悄悄开展小学化教学;有些幼儿园在迎接检查时临时取消英语、算术等学习,家长也帮着严守秘密,从而把监管变成了“猫鼠游戏”。

  从根本上说,幼儿园“小学化”是应试教育在学前阶段的一种表现,有其深厚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土壤。当前,免试就近入学等方案正在推广,但优质教育资源仍未均衡;中高考正在推进改革,但升学评价制度还主要是按分数进行录取。可以说,以分数和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教育体制不改变,这个问题也就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治本尚需时日,那当前可以做什么?从可行性的角度来看,不妨先从“起跑线思维”下手。首先,天下的父母都爱孩子,却未必会爱孩子,加强宣传与引导至关重要。比如,幼儿园“小学化”会揠苗助长,容易增加孩子学习压力、产生厌学心理等等——这些后果,家长不见得知情。比如,幼儿教育的关键是什么,是智力、学习还是习惯,家长不见得懂行。目前,防止幼教“小学化”已经成为共识,很多国家甚至通过立法禁止幼儿园、早教机构教授小学化的知识。在德国,幼儿园不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教育,而是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学会一些基本的生活知识和简单的社会规则。在韩国,幼儿园教育主要以体验活动为主,例如体验吃饭、整理个人物品等日常生活,体验父母工作的辛苦,体验大自然、传统食品制作等。研究证明,对于幼儿来说,身体的发展、德育、良好习惯的培养等相比智力发展更为重要。

  其次,加强沟通不可或缺。幼儿园“小学化”是教育问题、理念问题,但在很多时候也是个管理问题。作为一个联系孩子、家长和老师的纽带,幼儿园应该做好与家长沟通工作。比如对于教育方式方法、教育规律、先进经验等,幼儿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家长进行沟通,通过家长会、一对一讲解等增进理解、改变观念,从而让家长多点理解,也让幼儿园“小学化”禁令从纸上真正落地。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孩子的成长、幼儿的教育有其科学规律,改变家长“外行指导内行”要先改变起跑线思维,如前文所说,除了引导、沟通等方面的努力,更需要治本之策。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