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发现人之成才的丰富可能性
长江日报评论员
//www.auribault.com 2016-03-23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通知指出,《意见》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增强人才活力,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梳理《意见》,处处看到“解放”、“打通”的字样,释放活力服务人才的态度十分明确。如何发展成才,如何人尽其才,无法做出具体的指导,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丰富和偶然的经历;但从体制机制层面讲,解除束缚,做好服务,营造有利于多数人成长、成才的社会大环境,体现出改革的重要意义。

  产业升级,结构转换,新的经济形态需要新的人才;互联网+时代,社会生活与社群关系瞬息万变,许多职业形态被淘汰,许多新职业涌现,人才的定义也随之快速更新。新的时代背景下,曾经以职业技能、专家主义等思维定义的人才观念,显得不合时宜。什么是人才?国家不再给答案,企业在寻找。事实上,“人才”已经成为一个不断被发现的过程。

  我们这个社会,某种程度上而言,对人和人才的看法曾经过于功利。学校开设专业,看就业热门,企业招工,讲究“来之能战”,谁在耐心等待人的发展成才?行业生生死死,朝阳产业的没落有时就是十多年、几年的光景,一些人的职业设想刚刚成型,马上被“转型”的浪潮推走。昔日眼光里的一些行业精英,在快速发展转型的今天,有的适应与转型,有的泯然众人,或者被时代淘汰。

  勇于转型的行业,要与新浪潮接轨的企业,往往也哀叹人才难寻。如果说,各行各业的生产一线曾是人才孵育的广阔舞台,那么当行业求新求变的时候,怎么办?有的地方从外界引进人才,标杆企业外流出人才,向赶跑中的企业输送。总的来说,还是摘现成果实,新浪潮中于千军万马成功突围的新兴人才,成为抢手饽饽,又无异于对人才的疯狂透支。

  必须改变那种工具理性的人才观念,改变以人才为器物的思维,勇于发现人之成才的那种丰富可能性。一个创新型社会,就不会等待现成可用的人才,一定会营造有利于人实现自身多种创造可能性的大环境,在发现与创造之中,人与行业、与岗位、与企业的关系,会是相互促进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对自己人生有期待、理想并渴望奋斗的人,都会成为他们所在地方的“城市合伙人”。

  从体制机制上为人才松绑,也是将人从牢牢的职业属性上松绑,跳出长期单一的专业技能,避免丧失适应变化的能力。一旦面临产业变局,就很难跟得上新形势,这是很多人遇到或将遇到的困境。《意见》所体现出来的改革思路,是对人丰富可能性的再发现,贯穿其中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出人的创造力,为人的发展提供更宽松的环境。

  人是创造力的动物,人才并非称手可用的物料,人才的发现培养和服务,归根结底,是创造人生发展的优渥环境。有的时候,人们主动适应新的发展环境,自我更新,但更多的时候,需要大环境的支持,有宽松的土壤,能够逐梦,在发展的舞台上预见更高的上升台阶,而不必时时为眼前的谋生技能担忧。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