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久前,武汉大学辩论队官方微博上传了武大新生辩论赛的70支队伍名单,各路奇葩队名让一众网友笑喷,比如“就是不顾四辩感受的红鲤鱼与绿鲤鱼与鱼队”“宝宝有话说队”“仲基不抱我不起来队”等。(3月28日《中国青年报》)
这些奇葩队名迅速引起围观,有人觉得好玩儿,体现了这一代大学生的个性;也有不少批评的声音,认为这些队名太不正经,对比赛不够尊重。
正经不正经,实力说了算。媒体调查发现,武大辩论队精英云集,俊彦辈出,多年来走出了一批企业家高管。25岁的余磊,国内最年轻的董秘;33岁的易仁涛,鄂股首位80后董事长;24岁的夏正,在北京创立电影人网络公司……这些70后、80后、90后的创新前沿的弄潮儿,都出自武汉大学辩论队同一个社团。
辩论出英才,绝不是偶然。这种现象实际上远不止于武大辩论队,还可以涵盖国内外所有的大学辩论队。如果读者诸君感兴趣,稍加爬梳,还可以轻松开列出一长串更醒目的名单。显然辩论有助于把书本知识活化活用,辩论有助于个体智慧的升华,有助于逻辑力量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唤醒团队精神,有助于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拨开奇葩队名的迷雾,我们看到的是创新的本质——有一种成功叫武大辩论队员,有一支一流大学辩论队叫武大辩论队。武大辩论队现象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一是学校教育永远不能忽视辩论。教育的功能有多样,人才培养永远是终极目的之一。多年来,因为应试教育的习惯性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人们似乎对于辩论之术无暇顾及。毕竟升学压力当前,人们更喜欢祭起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作为智慧助产术的辩论之术,常常成为最容易省略掉的选项。这既容易使教育陷于单一和乏味之途,实际上又难以出现真正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从一些名校和精英学子的示范效应看,哪怕着眼于应试,辩论之术在课堂和校园的更多应用,恐怕也是战胜平庸的突破口。
二是学子当有参加社团活动的自觉。武大辩论队这个校园社团组织,对于有志才成才的学子来说,不无导向性的意义。中学阶段能否创造条件就不说了,至少在大学阶段,学子们应该参加各类有益的社团活动,学会培养可能是终身引领自己人生方向的兴趣。大学生们如果具备相应的能力,不妨抓住机会参加相应社团,掌握好论辩之术。武大仅新生年级就涌现出70多支辩论队伍,表明我们的许多大学生越来越觉悟了,知道什么叫把时间浪费到美好的事情上面。
三是社会应该包容年轻学子的个性。说到武大辩论队,不得不提奇葩队名现象。其实很多辩论队的学生都对此事抱着轻松的态度,对于这些95后的学子而言,你以为的不正经,不过是一种娱乐态度,而校园的包容、老师的理解给予了他们释放天性的机会,“奇葩”队名掩不住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能力。在这个网络化、娱乐化的环境中,队名的个性恰恰展现了年轻学子思维活跃、追求个性的特质,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创新的要素。
武大辩论队现象值得多方琢磨,我们尤其要看到娱乐化的背后,创新在涌动。尤其要研究,辩论的价值所在——比如辩论是怎样使人聪明,怎样引导人服膺真理,怎样教会学子尊重规则、尊重对手,又是怎样使人产生向上的动能的。
周 俊:夸张的会议费真是统计口径的问题吗2014-05-13 |
柳大叶:让“奇葩证明”早日成为过去2015-06-23 |
黄 啸:“康熙”没了康永来了2015-10-19 |
苑广阔:“奇葩职业”体现社会多元与进步2015-10-20 |
对“熬夜衰老列入工伤”的呼吁不能一笑而过2015-10-26 |
王 地:奇葩请假条背后的隐忧2015-12-17 |
快评论2016-03-14 |
想和宋仲基睡觉需要到处嚷嚷么?2016-03-17 |
取个队名,咋感觉好像炸了全世界2016-03-21 |
奇葩队名是任性不是个性2016-03-2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