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父子问答”启蒙的不只是孩子
阅尽
//www.auribault.com 2016-04-01 来源: 羊城晚报
分享到: 更多

  童年时期,父子间的讨论总是充满童趣而让人回味无穷。近几日,一组“儿子问爸爸:有钱就了不起”的图画对话引起了众人的兴趣,该组图画不仅在朋友圈传疯了,跟贴讨论的亦是热闹非凡。

  对话说来也挺简单,就是通过日常生活场景中,儿子与爸爸的一问一答,阐释人生道理。诸如为什么要向守门爷爷问好,从而引出“礼貌”的深层含义;又如由闯红灯、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解读“自尊、自律”;由“有钱是否了不起”来分析人生价值与追求。孩子的问题五花八门,“爸爸”的回答耐心而平和,给孩子以有益的引导。

  应该说,“爸爸说”对某些问题的解读仍略显生硬,不完全像“儿童读本”,这也被有的网友斥之为有“宣教意味”。但总体上,它仍获得多数网友的认可和点赞。即便是从启智与家教的角度,它的形式创新、寓教于乐,以及由此引出的家庭教育问题,都颇给人以启迪。

  中国人有着重视家教的传统,但现今的家教内涵与传统意义上的家教似乎相去甚远。现在一提“家教”,做父母的首先想到的是课外补习,是美术、艺术、外语等特长提升。以至于当下“家教”已蔚然而成充满商机且颇受追捧的“产业”,而家教的真正内核却愈来愈被人们所淡忘,譬如孩子从小就该懂得的礼貌、规则意识,以及为人处事原则、人格修养等等,诸如此类的启蒙常识却被许多家庭所抛却,而“家教”也被简单异化为课本与生存技能的教化。

  家教(包括父子对话、父母对孩子的潜移默化影响等)可谓人生第一课,也是给孩子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而现今,许多家长却把家教的责任抛给了学校,但校园教育更多的是盯着升学考试等功利化目的,这便令所谓的“素质教育”最终往往沦为空话。

  在此语境下,许多孩子都缺了足以影响其一生的家教这一课。根基不牢自然难免“头重脚轻”,要么在未来的成长之路上走不踏实,要么在步入社会后,便暴露出人格或素养上的缺陷。

  事实上,许多家长自己对于家教也是以己昏昏,“使子昭昭”。自己不但对家教浑然无知,有的更是给孩子当着“坏老师坏榜样”。自己整日里声色犬马,却要求孩子“励志、上进”。而有些家长即便有教育,可方式却也大有问题:要么简单化,动辄就是“命令式”,认为给孩子讲道理是多余的;要么是百般宠爱,孩子是太阳,父母则是月亮或仆人,放任孩子的恶习不管,最终酿成大祸。

  近百年前,鲁迅先生就提出“我们该怎样做父亲”,而今看来,这依然是个大问题。尤其是在“家教”衰落到似乎只有“课业辅导”的今天,当爸爸的如何给孩子上好人生启蒙第一课,如何与子女建立起平等探讨世界的关系,在对话中启迪孩子的智慧,进而塑造其健康的人格及良好素养,这可以说已成为许多家长的新功课。

  从这个意义上说,看似简单的“爸爸说”其实对诸多父母也是一次启蒙。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